端午节的传说是啥?

匿名2025-08-03 18:4453 阅读17 赞

一、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

传说:纪念屈原:屈原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驱蛟龙;百姓划船救屈原,后逐渐发展成龙舟竞赛。唐代文秀《端午》诗可证。迎涛神:东汉曹娥之父溺江,她十四岁于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春秋吴国伍子胥含冤而死化为涛神,夫差将其尸体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江浙一带以此纪念他。龙的节日:闻一多认为五月初五是古

二、端午节的传说故事简短50字

2、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年—公元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

三、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主要如下:一、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端午节与伟大诗人屈原紧密相连,屈原是楚国的忠臣,因理念与贵族矛盾而被流放,创作了《离骚》等不朽诗篇。二、传说 屈原投江:公元前278年,屈原眼见祖国被秦军攻破,心痛如割,在五月五日写下绝笔《怀沙...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

四、端午节的由来传说

一、纪念屈原 核心传说:端午节最为人所熟知的由来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因主张政治改革而遭到排挤,最终于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当地百姓闻讯后,纷纷划船出江打捞他的遗体,并抛洒食物以防鱼虾侵蚀他的身体。这一行为逐渐演变成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文化意义:屈原的...

端午节来历的传说

端午节来历的传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纪念屈原说: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闻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悲愤交加,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划船打捞,还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此后每年五月初五,便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习俗来纪念屈...

端午节的由来有哪些传说?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个传说:纪念屈原:主要内容:最为人所熟知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说。屈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大臣,因忠诚直言而遭到流放。楚国灭亡后,他于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为了纪念他,人们划龙舟寻找他的遗体,并投掷粽子以防鱼虾咬食他的身体。习俗关联:赛龙舟和包粽子成为了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有哪些传说?

端午节的由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传说:纪念屈原: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屈原因政治抱负无法实现,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举行龙舟竞渡并投粽子入江,以防止鱼虾咬食屈原的身体。龙图腾祭祀:端午节也可能与古代龙图腾祭祀有关。在古代,人们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

端午节的传说有哪些?

端午节的传说主要有以下几种:纪念屈原:背景: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因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等主张而遭到贵族排挤,最终被流放。传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投汨罗江自尽。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江边凭吊屈原,并划船打捞其真身,同时投掷饭团等食物以防鱼虾咬食...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说主要如下:一、由来 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五月节等,是中国及东亚汉字文化圈中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其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的夏至节和祭祀龙祖的活动。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会举行一系列庆祝和纪念活动,以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祖先的缅怀。二、传说 屈原传说:背景:屈原是...

端午节的民间传说

端午节,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传承两千多年。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众多,以下是其中的四个主要传说:1. 纪念屈原的传统 据《史记》中的“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选拔贤能、强化国力,并主张联合齐国抵抗秦国。这些建议遭到了贵族子兰...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