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八月十五习俗
1、海丰人的习俗是什么
俗称“八月半”,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节前持月饼等登门祝贺,谓“拜节”。是日祭祖宗,夜祭月、赏月、晶饼剥芋,听老人讲“八月十五弑元番”的故事,旧时有“关仙姑” “关蛤仔”等巫卜活动,现年青人时兴于夜晚燃放烟花。客家人有于这天扫墓的习俗。十一、重阳节 在农历九月初九。海城等地有登...
2、畲族是怎样的民族?
畲族把八月十五这天视为走亲访友的好日子,而陪客唱歌又是畲族的独特习俗。中秋歌节不但要陪客唱歌,还要集中到县城去对歌。 节日这天,人们结伴来到县城,白天访亲探友,晚上开始对歌。对歌的时候,男女各站一边,女的还特别喜欢挤在一起,不参加唱歌的妇女,也要和歌者挤在起,以壮声势。高明的歌手,可以随便转换曲调,除了...
3、2019年潮汕营老爷时间表
七月十五:中元节,活动:拜神祭祖、盂兰盆胜会(祭孤)。 八月十五:中秋节,活动:拜神祭祖、吃团圆饭、祭月神、烧塔等。 九月初九:重阳节或老人节,活动:登高望远、放风筝,部分地区会吃香饭和吃芝麻团的风俗。 十月十五:下元节,活动:拜五谷神(母),澄海和龙湖一带,有扫墓祭祖的风俗。 十月中旬:立冬节:活动:扛甘蔗...
4、潮汕有哪些特产呢?
海陆丰地区的元宵节,还传承着喝"灯茶"的习俗。邻里之间请茶致贺,讲好话,互祝吉祥如意、财丁兴旺,并啧啧称赞主人家的茶做得好喝,又香又鲜,充分体现了人们友好,融洽的气氛,表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求和冀望。"灯茶"有的地方叫"元宵茶",一般是正月十三前后置办,也有个别从正月初八就开始,正...
各地的风俗
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
潮汕小吃来历
1、潮州春饼 早在古代,潮州人就有吃春卷的习俗,在古时,春饼又称“春盘”,相传在距今一千六百年前的东晋时,就有春盘问世了。春盘,即在立春日用蔬菜、饼饵、果品、糖果等汇集成盘,馈赠亲友,取其生发迎春之意,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吉祥。春饼传至近代,又衍变成春卷,与春饼并行,是一种潮州...
春节的习俗有哪些?
云南、贵州的苗族,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舞龙,同时家家户户堂屋神桌上摆糯米糍粑和酒肉,点燃香纸蜡烛,敬奉“金角老龙”,含有欢庆丰年、祈求吉祥的意思。12、舞狮 舞狮子活动在河南豫西一带称作耍狮子。耍狮子活动比较经典的动作有:狮子蹦上高桌、狮子过独木桥、狮子翻跟头。广东海丰盛行春节“听鼓手、...
各地的民风民俗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桑勘比迈",是傣语,意为傣历新年。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 祝福,因此其他民族 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关于傣历新年(泼水节)的来历有一个伤感的民间...
客家人的民风民俗
元宵节: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吃元宵,玩灯,赏灯,猜灯谜。二月二:开正节。清明:客家扫墓习俗多从春分开始,清明达到高潮。端午:客家普遍称为五月节。节日主要内容是吃粽子,雄黄酒,龙舟赛。七月节:也即鬼节。中秋:民间通称八月节。吃月饼,赏月等风俗大体各地相同。重阳节:客家人叫“九月节”。
<急求!!>中国各地、各民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
白族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早饭后,孩子们由成人带领到亲友家给长辈拜年。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是节日不可缺少的活动。蒙古族 蒙古族历来崇尚白色,所以将农历正月称为"白月",把过年节称为作"白节"。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