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正月初五习俗

匿名2025-05-14 17:0642 阅读26 赞

1、广东汕头“送穷鬼” 是什么意思?

不幸的是,“穷子”最终死于正月最后一天,人们在为他送葬时,便说起了“今日送穷子”的话,由此,“送穷”这一习俗便流传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送穷的日期由晦日改为了初五,而广东部分地区则选择在正月初三进行送穷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潮汕地区的送穷习俗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如今,潮汕人用他们...

广东汕头“送穷鬼” 是什么意思?

2、甜粿民俗

在潮汕农村地区,农历年初的民俗活动中,蒸制甜粿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是一种集体活动,每年在固定的时日进行,比如汕头地区的某些乡村,从正月初五的月浦乡到三月十五的金砂乡,都有这样的习俗。这些活动通常与隆重的拜神仪式紧密相连,甜粿作为神圣供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彰显了其在民俗文化中的重要角...

3、大年初一到初七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初六: 下田备春耕:农民于此日开始下田,准备春耕。 穷气送出门:初六是马日,古称挹肥,人们在这一天才真正开始工作或做生意。而自进入正月以来,一直到初五皆不能打扫,厕所中的粪便累积,于是这一天做一大扫除,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

4、广东的汕头的当地习俗

昔时,潮人把正月初三称为“穷鬼日”(清光绪《饶平县志》则载饶平正月初五为穷鬼日)。是日,人们把屋内污秽杂物打扫干净,送到田野上焚烧,同时点香为供,叩头作揖,连说“穷鬼去,福星来”。此活动俗称为“送穷鬼”。当天,民间最忌探亲访友。 此习俗有一段传说。颛顼帝时,宫中生下一子,好穿破衣,给他新衣就撕破...

广东的汕头的当地习俗

汕头过年的家乡习俗?

因一地之风俗是由其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环境影响而成的,故潮汕地区便有着很多既同于中原地区又异于中原地区的民俗活动。 一、放鞭炮 潮俗正月初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于门前或阳台祭拜南辰、北斗、天公,以及家中所祀奉的神灵,企盼新年平安,行好运。 祭拜神明之后,便要燃放鞭炮。鞭炮,又叫“爆竹”、“爆仗”、“...

求一篇关于汕头潮阳这的人过节的习俗?

吃团圆饭之前,大人要在大厅公祖香炉前及家里各处用红盘放上大吉(蕉柑,柑大于桔,故称大吉)“压年”,一直放到正月初五“年径开”,意求过年大吉、新年大吉。吃完团圆饭之后,合家围坐茶座,品潮汕工夫茶,尝新鲜水果、糖果、瓜子,开始“守岁”,叙天伦之乐,成年人“守岁”多守至当夜子时...

潮阳春节习俗的作文

初五“年径开” 初六食“大锤”(一种油炸食物)初七人食“七样鲞羹”初八人“食斋”(吃素)初九“天公生”初十媳妇敬“大家”(婆婆) 正月初五日,称“年径开”,意即年假到一段落。从这一天起,可以撤去除夕、新年以来的祭品、供品。如存放在饭钵、米桶中的“留年龟”、摆在神案上的供品。从年前休业的商...

关于潮汕家乡过年的习俗有哪些

三、送压岁钱 送压岁钱是潮汕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这些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利市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这俗称为“压肚腰”,意谓一年从头到尾,腰包里都会满满实实、富富裕裕。四、拜年,送“大吉”拜年,又称为“拜...

濠江区的春节习俗

1、年夜饭 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寓意。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2、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挑漂亮的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春联的另一来源...

潮汕拜老爷全攻略,值得收藏!

正月初五拜五谷母拜财神,初七煮七色菜,初九天公生贴符头,吓神明,十五元宵拜公嫲拜神明拜天公拜阿婆,十六十七十八营老爷。---二月初一拜神明,二月十五日,“太上老君生”。二月十九日,娘生,拜观音。---三月初一拜神明,三月初三佛祖生,三月初六清明拜公嫲上坟,三月初九 桥头嫲生,三月十五拜神明,三月十九太阳公...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