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丧葬风俗

匿名2025-06-21 23:2291 阅读4 赞

1、贵州布依族的丧葬习俗

在安顺、镇宁等地,还保留着石室墓葬的传统。墓穴挖好后,用厚石板围成井坑,放入棺材,再用石灰浆封固,外围堆砌石头,形成永久的墓碑。出殡后第三日,孝子们再次前往墓地祭扫,称为“复山”,丧事至此告一段落。此后每年清明,全家人会携带祭品,共同祭扫,以示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布依族的丧葬习俗,每一步都充满深厚的情感

2、安顺民族风情

端午节在安顺除了粽子和香囊,还有游百病的习俗,人们借此驱除疾病,采集草药成为传统。开斋节则是回族的重要节日,斋戒期满后,家人团聚庆祝。在镇宁、紫云、西秀区的深山里,苗族的夜郎竹王崇拜独特而神秘,竹王被视为祖先的象征,已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布依族的赶表、苗族的相月亮和仡佬族的婚俗利体现了...

安顺民族风情

3、技术落后的古人是怎么把上千斤的悬棺放到悬崖上的?

悬棺葬就是古代一种非常独特的丧葬方式,它广泛分布于四川、贵州等西南地区,现在依然有不少这样的遗迹遗址。在四川珙县,至今仍然有多达250具悬棺,静静地停留在洛表镇的一处悬崖上。长江三峡的两岸,也有超过300处悬棺古迹。贵州安顺的紫云格凸等地,考古学者也在崖壁洞穴里,发现了600多具棺木。这些悬...

技术落后的古人是怎么把上千斤的悬棺放到悬崖上的?

4、布依族民俗 布依族的丧葬有什么风俗特点

下葬习俗:在下葬前,“濮摩”会进行一系列仪式,如杀鸡“播土”、在墓塘内画八卦、龙及房屋等,并撒糯米、滴血请地脉龙神等。出殡时,孝子需跪拜于前,伴随着铜鼓、唢呐、铁炮、鞭炮等声音,灵柩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而行。墓葬与祭扫:在安顺、镇宁等地,布依族还保留有石室墓葬的风俗。出殡后第三天...

布依族民俗 布依族的丧葬有什么风俗特点

5、贵州安顺镇宁布依族汉族的饮食服饰节日丧葬宗教建筑文化详细最好在此...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拥有世界著名的黄果树瀑布。全县总面积约170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一半以上。镇宁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县,总人口约35万,其中60%以上的人口是布依族和苗族。县政府位于城关镇,距离贵阳市122公里,距离安顺市27公里。镇宁县气候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

细节布依族文化布依族悠久的丧葬习俗

12. 在安顺、镇宁、普定、六盘水等地,至今仍有石墓的习俗。挖好坟池后,用厚石板做一个井坑,放在棺材里,盖上大石板,填石灰浆,然后封土。坟墓外面有石头。13. 葬礼后的第三天,孝要去扫墓了。那时候,猪、鸡、豆腐等将被祭祀,焚香亭,焚烧纸马,称为“浮山”,丧事到此结束。14. 每年清明...

穿青族风俗特色

丧葬习俗同样独具特色。穿青老人去世后,进行草鞋荐亡、竹棍报丧、买水浴尸、垫鸡鸣枕等七种仪式。买水浴尸则是指孝子携带祭品至井边或河边,通过哭诉死者并投掷金属币至水中,取回洗尸水为死者净身。孝女孝媳以柳条蘸水洒放死者,表达对亡者的哀悼。这些习俗虽非民族志记载,却是穿青人日常生活中真实...

贵州安顺镇宁布依族汉族的饮食服饰节日丧葬宗教建筑文化详细最好在此...

云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习惯;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须吃鸡肉稀饭,民间称血米粥,传说这种风俗源于清乾隆年间,当时在贵州的部分布依族为躲避官兵的决心。然后大家把鸡切成碎块,与血米一起煮成稀饭,全村男女老少共进最后一顿团圆饭,便各奔东西,并约定日后伺机相见。能讲出吃鸡肉稀饭...

悬棺在哪个景区

四川僰人悬棺:位于四川省南部的一些山区,是僰人独特的丧葬习俗的体现,这些悬棺往往悬挂在峭壁之上,令人叹为观止。格凸河悬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境内,是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丧葬文化的见证,悬棺置于险峻的崖壁之上,显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勇气。悬棺葬式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葬式...

刘朝先:白天工地搬砖,晚上拿300月薪,守护洞穴567具棺材是真的吗?百...

刘朝先:白天工地搬砖,晚上拿300月薪,守护洞穴567具棺材。和传统文化相比,贵州的少数民族还有一些习俗是大众并不十分理解的,比如说贵州省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苗族,他们就有着洞葬文化,尽管随着现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在老家的人越来越少,但是当地的苗族人依然保留着洞葬文化...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