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后代冬至祭祖

匿名2025-07-30 18:1813 阅读3 赞

1、朱标的介绍

朱标(公元1355年10月10日—公元1392年5月17日),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长子(也是嫡长子),母孝慈高皇后马氏,明惠宗朱允炆之父。朱标于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九月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朱元璋称吴王时便将其立为世子,随宋濂学习经传。自幼受到悉心教导,明太祖对他寄予厚望,多方培养。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立为皇太子。

朱标的介绍

2、一代布衣君王朱元璋为什么这么重视冬至?

肯定是因为文化了,古时候一直都很重视冬至的,虽然我们现在过节基本上都不过冬至了,但是古时候的冬至有很多习俗,比如说祭祖,吃饺子,等等。那个时候不仅仅是朱元璋喜欢过冬至,普通人也都喜欢过冬至,脱离了时代来谈论朱元璋为什么喜欢过冬至这一点就没有意义了。当然了,其他人对于冬至的重视程度不如朱...

一代布衣君王朱元璋为什么这么重视冬至?

3、一代布衣君王朱元璋为什么这么重视冬至?

于是,朱元璋制定了一个新的休假制度,一年休息三天,分别是春节、冬至和朱元璋本人的生日。可见,对于朱元璋来说,冬至和春节、自己生日一样重要。祭天之前,不仅要让官员查阅黄历千挑万选个好日子,还要进行斋戒仪式,但是斋戒绝不是大家印象中吃个素菜就完了。在古代,斋戒包括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饮...

4、太原皇庙的礼制设置

仅按明代礼制,后宫应为寝宫。中间供奉朱棡的高祖恒黄帝懿祖,东首供奉曾祖裕黄帝熙祖,西首供奉祖淳黄帝仁祖。晋恭王朱棡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死于太原,同年,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崩于南京,朱棡之子济喜承封晋王后,又把他的祖父、父亲均入庙祭祀。当时不设神座,仅以衣冠代替,以后设神位,木质雕...

太原皇庙的礼制设置

朱楩的简介

朱楩(楩 拼音:pián)(1379年4月9日—1450年5月10日),明太祖朱元璋庶十八子,齿序第十七子,母妃周氏,洪武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1379年4月9日)生,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十三日被封为岷王,为了安抚当时刚刚征服的云南,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就藩于云南。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八月...

朱姓家谱领谱家规

领取家谱,应视如珍宝,看谱时需洗手焚香,恭敬清理桌面,打开箱盖,谨慎翻阅。阅毕,需清点数量,妥善归置,不得随意涂改或玷污。不得将其传予外姓,每年冬至,族人需聚宗祠,祭祖后宣讲家规,核实谱册。若有人领谱而疏于管理,视为出卖祖宗,将受到家法惩处,甚至换由公正之人保管。对于破坏污损者...

腊八节是朱元璋哪年创办腊八节

腊八节,俗称“腊八” ,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

朱氏家族族谱,

每年冬至,各捧家谱,齐赴宗祠;祭祖行礼毕,宣讲家政,即将谱册验明。倘领谱者精谱不到,即系卖宗鬻祖之人。除家法惩治外,另择贤明者收管。其剜补污秽者,均罚银五两入祠。然验谱牒,须举素行公正者同验,亦毋得作奸贻害,违者公同议罚。今编立“祖泽绵长隆祀典,孙技繁衍振家声”字号,订为十四册。草谱...

南京冬至习俗与传统过法

一、祭祖 提起冬至,老南京人当然不能少了祭祖先。各家各户都要备好酒菜和纸钱,以祭奠先祖、亡人。对新近逝去的先人,还要上坟祭祀,以示对逝者的怀念。做媳妇的还要孝敬公婆新鞋新袜。据说这样做是希望长者健康长寿。二、送冬 在六合一些地区,每逢冬至,凡有女儿出嫁不足一年的人家,都要送冬令用...

徐达最后的结局

徐达最后的结局是因病去世了。洪武十七年徐达在北平留守时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朱元璋听说后,特意派徐达长子徐辉祖携敕书前去慰劳,并于闰十月将徐达接回南京。然而到洪武十八年二月二十七日,徐达病情加重,随后病逝于南京,享年五十四岁。徐达死后,朱元璋宣布为他辍朝,对群臣表示了自己的悲痛之情...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