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常识
1、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挂艾草与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和菖蒲茎、叶含挥发性芳香油,能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还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悬钟馗像:在江淮地区,家家会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食五黄:在江西地区,端午节当天中午有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水煮整个大蒜子、
2、中国端午节习俗
中国端午节习俗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全生避害:仲夏时节气候湿热、瘟病流行,人们有“恶月毒日”的思想,因此采取多种驱邪避害措施。如悬挂艾叶、菖蒲,钉贴五毒图、钟馗像,饮雄黄酒、朱砂酒和菖蒲酒,佩戴健人、五色丝、长命缕、艾虎和香包等。此外,还会采药制药、制作使用蚊香、捕捉蟾蜍、...
3、端午节的习俗及寓意
端午节常见习俗及寓意如下:吃粽子:流传最广的意义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人丁兴旺、光宗耀祖、功名得中的美好寓意。赛龙舟: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为打捞他的真身,纷纷冒雨划船,之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赛龙舟既表达对屈原的哀思,也传承和发扬了中国传统文化。挂艾草菖蒲:民谚说“...
4、端午节的习俗和意义
端午节的习俗多样,意义丰富。习俗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祭祀,许多地区会祭祀屈原、伍子胥、曹娥等先贤,湖北秭归、湖南汨罗等地在端午会举行大型仪式祭奠屈原;二是饮食,粽子是必备食品,也有吃“五黄”(黄鳝、咸蛋、黄鱼、黄瓜、黄酒)的习俗;三是辟邪,悬挂艾叶、菖蒲,钉贴五毒图、钟馗像,饮...
5、端午节的全部习俗
端午节习俗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可能有所差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赛龙舟:这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划船追赶拯救投江的屈原。后来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秋瑾的意义;贵州苗族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庆祝插秧和预祝丰收;云南傣族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岩红窝。赛龙舟不仅在国内...
端午节常识
“端五节”唐前常用,后为避唐玄宗讳改“端午”;闽南因吃粽与五月关联称“五月节”;《帝京景物略》记载,端午打扮女孩、簪石榴花、去天坛以避“毒”,称“女儿节”。习俗:大致分两类,祭祀类如划龙舟,体现对龙图腾崇拜;驱灾类如食粽、挂艾草、喝雄黄酒等。赛龙舟源于寻屈原,有1500多年历史...
端午节文化知识
发展历程:先秦至两汉为形成期,“避恶”成主要内涵;魏晋南北朝为确立期,南北方习俗融合,屈原传说成主要传说;隋唐至宋元为繁盛期,习俗记载增多,出现新习俗;明清为普及期,习俗在民间普及,商业氛围浓。节日习俗汉族风俗:全生避害,如挂艾叶、菖蒲,饮雄黄酒等;人神祭祀,祭奠屈原等先贤;饮食节...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因此,五(午)月的第一个午日,谓之端午。但端午的习俗却早已有之,譬如龙舟竞渡祭祀之俗,早已存在。古人以天干地支来作为载体,天干承载天之道,地支承载地之道,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古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通用天干地支,根据干支历,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第五个月即“午月”,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