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的由来

匿名2025-04-26 23:2787 阅读4 赞

1、兴宁的由来?

兴宁地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龙归洞是早期的名称,后来到了元末被改称为乌茶洞。到了明泰昌元年,当地开始建立圩镇,最初名为中洞圩,到了清雍正年间,因河上筑有陂头且河水因硫磺矿开采而变黄,改称为黄陂圩堡。永和的名称则与居民姓氏有关。明朝时期,在上蓝排建立圩镇,因为居民多为温、何...

2、兴宁的由来?

1兴宁地名由来 地名由来 转自:转摘 黄陂 唐宋时称为龙归洞,元末改称乌茶洞。明泰昌元年开圩,原名中洞圩,清雍正年间称“黄陂圩堡”。本因在河上筑有陂头一座,河上游开采硫磺矿,河水污染陂头成黄色,故称黄陂。永和 明朝年间在上蓝排建圩,因居民多温、何2姓,故名温何圩。两姓二人常因圩名...

兴宁的由来?

3、兴宁的由来?

兴宁,取兴旺安宁的意思。在331年设立齐昌县,后改为兴宁县,在1994年撤县建市,成立兴宁县级市。现为梅州第二大城市,是梅州的商贸中心,交通枢纽,闽粤赣三省边贸中心。

兴宁的由来?

4、兴宁赏灯的由来

兴宁赏灯的由来与客家人的历史和文化紧密相关,它源于对添丁的庆祝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兴宁赏灯,也被称为“上灯”,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客家民俗活动。这个活动最初是为了庆祝家中添丁的喜事,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项盛大的传统节日。在客家话中,“灯”与“丁”谐音,因此赏灯也具有庆祝添丁的...

兴宁赏灯的由来

兴宁响灯的由来

兴宁响灯的由来与客家人的传统习俗和历史文化紧密相连。这一风俗起源于宋元时期,盛行于明清,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最初是客家人为了庆祝家中添男丁而进行的祭祀和庆祝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节日。在兴宁,响灯也称为“响丁”,是以家里添了男丁为主题的庆祝活动。这一习俗...

兴宁赏灯节的由来

1. 兴宁赏灯节的由来可追溯至明朝时期的元宵花灯节,尤其是南京夫子庙的花灯节。2. 客家人保留了传统的上灯、暖灯等习俗。在客家地区,上灯是一项基本的风俗,而兴宁的上灯(激培初九到十五)最为热闹。3. 兴宁赏灯活动的高潮是升灯时刻,那时锣鼓喧天,舞龙舞狮,烟花爆竹声响彻云霄。夜晚,人们放飞...

兴宁县志概况

。1994年,兴宁县升格为兴宁市,由梅州市代管。值得一提的是,宋代末年至元初,文天祥在此组织军队抵抗元军,明代才子祝枝山也在55岁时担任过兴宁知县,63岁时担任京兆应天府通判,因不满官场腐败,一年后辞官归乡。至于“兴宁”之名的由来,一说是因境内兴旺无内患,另一说则是因宁江而得名。

兴宁902车站的由来

兴宁902车站的由来,与粤东第一峰铜鼓嶂有着紧密联系。铜鼓嶂,位于粤闽赣三省交界处,海拔1530.3米,被称为“粤东屋脊”。它的山脚是海拔仅200多米的兴宁盆地,山峰高耸,气象万千。1956年,人民解放军某部在开发铜鼓地材时,为了解决运输问题,向兴宁地方政府提出建议,由地方政府出面修筑从泥潭的驿站...

南宁哪个区最繁华

兴宁区面积约为723平方千米,在2018年入选“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境内有南宁吴圩机场。南宁,又名绿城、邕城,地处中国华南地区,下辖7个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7个区是青秀区、兴宁区、江南区、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武鸣区。地名由来 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从郁林郡分出晋...

我国千年古城梅州的别称都有哪些呢?

梅州市大埔县名称由来因有大埔县,大埔村。全乡为缅怀塔布先生的美德,联合上访,命名为“塔布县”。后来在朝代发生争执,为讨好双方,改名为大埔县谐音。梅州市名称源于兴宁市东晋设兴宁县,在宁江境内命名,称该县繁荣无麻烦而命名。此后,它逐渐发展成为位于广东、江西和福建交界处的区域性重贸易中心...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