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运程地区霜冻灾害面积

匿名2025-06-24 01:1465 阅读11 赞

1、冻害发生的原因 产生冻害的原因有哪些

二是农业技术措施,如灌溉法:在霜冻来临的前一天,在作物田间灌水,把较温暖的水灌入农田里,使土壤热容量增加,同时提高了低层空气的温度,缓和了温度下降,从而达到防霜的目的。 覆盖法:适用于种植面积较小的蔬菜及瓜类,在霜冻来临前,用不同的覆盖物盖在防冻作物上面,既防止外面冷空气的侵袭,又能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三是化学方法,喷施各种防霜剂、抗霜剂...

冻害发生的原因 产生冻害的原因有哪些

2、青岛自然灾害多吗

2015年,全市共降水433.8毫米,是1952年以来第二严重干旱年。全市1—10月均发生不同程度旱情,受旱面积20.1万公顷,受灾面积9.9万公顷,成灾面积7.5万公顷,绝收面积5.1万公顷。2016—2019年,全市旱情仍然较重,受旱面积6.5万—12.0万公顷,受灾面积1.4万—4.6万公顷,成灾面积1.0万—2...

青岛自然灾害多吗

3、榆林地区的气候情况

榆林人民几十年坚持“南治土、北治沙”,以“三个百树”工程为龙头,累计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4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55%;年减少入黄泥沙2.4亿吨,比五十年代减少43.5%;全市林草覆盖率达到30%,林木保存面积1629万亩,沙区860万亩流沙有600多万亩得到固定半固定,由沙进人退转变为人进...

4、信阳茶叶遭遇大面积霜冻 “明前茶”几乎绝收

信阳市浉河区的茶叶产业近期遭遇了严重的霜冻灾害,尤其是在浉河港乡等地的主要茶叶产地。原本在3月29日开始的茶叶采摘因持续的阴雨和气温下降而暂停,"明前茶"采摘几乎陷入绝境。何景明茶叶合作社的负责人何某表示,8日凌晨的霜冻使得茶园的茶叶大面积受损,原本嫩绿的芽头被冻死,预示着今年的茶叶产量将...

信阳茶叶遭遇大面积霜冻 “明前茶”几乎绝收

5、成灾面积和受灾面积的区别

在遭受上述自然灾害的受灾面积中,农作物实际收获量较常年产量减少3成以上的播种面积。二、含义不同:1、农作物受灾面积:是指年内因遭受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病虫害及其他自然灾害,使农作物较正常年景产量减产一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2、成灾:造成灾害。二者的联系主要为意思差别不大。

成灾面积和受灾面积的区别

中国“三年特大自然灾害”

风雹与冰雹的霜冻:1960年,东部和西北部地区遭遇了罕见的霜冻,21个省份深受其害。随后,风雹灾害在3月至9月期间横扫全国,对农业生产造成了进一步打击。这些自然灾害不仅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农业生产,还与当时的人为政策失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场社会性的灾难。这段历史提醒我们,自然灾害与社会政策的交织...

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严重冻害年如1968、1975、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上。1977年10月25~29日强寒潮使内蒙古、新疆积雪深0.5米,草场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2011年12月,广西东北部发生霜冻灾害。2012年1月南方出现两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油菜等作物及露地蔬菜遭受霜冻和冻害,云南西南部部分地区橡胶、咖啡、...

霜冻天气浙江春茶很“受伤” 早春茶减产超三成

浙江的春季茶季遭遇了一场严峻的霜冻灾害,尤其是杭州西湖区转塘街道的茶园,大面积的霜冻让茶农们陷入了困境。孙大勤,一位茶农,看到微信朋友圈里满是茶园受冻的照片,心急如焚,急忙赶往自家茶园查看。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整个茶园被白霜覆盖,损失惨重。他惋惜地说,那些原本价值高昂的早春茶...

三年自然灾害都有什么灾害

干旱:1959年,河北、黑龙江等地遭遇严重春旱,影响大面积农作物。同年6至8月,江淮流域及后续扩大到黄河以北和西南内陆的地区也遭受大旱灾。霜冻:1959年4至5月,华北、黑龙江等地受到严重霜冻灾害,导致大量农田受灾。水灾:1959年2至6月,南方多次出现洪涝灾害,珠江、长江、淮河流域洪水泛滥,淹没大片...

三年自然灾害都有什么灾害

历史上三年自然灾害主要包括:1、干旱。1959年1至4月,河北、黑龙江等地出现严重春旱,影响300万公顷的农作物,黑龙江受旱达4至5寸深,为历史罕见。同年6至8月江淮流域出现大旱灾,到7月下旬受灾面积已达821、2万公顷,持续到8月上旬扩大到黄河以北和西南内陆,受灾面积达2276万公顷。2、霜冻。1959年...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