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如说
一、"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彻悟时,什么习气都消尽了。遇到事情出现还是不能马上断除恶习,于是只能一步步地改变自己的行为,直至完全去除恶习。出自——《楞严经》卷十:“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这句话是说一些事情晓悟道理那么就会看开了,没有那种纠结的心态,趁着感悟的时候消除自己原先不好的情绪对自己的影响。世间事情烦恼并不是一下子都能够...
二、《楞严经》如何显明真心
如说此心有本,试问:“它是一体,多体,遍体,还是不遍体?若是一体,则手按触身一处,四支齐觉,事实则不然;若多体必成多人;遍体与”一体”道理相同;不遍体,当同时触一身的两处,那一处有觉,一处则应无知,今无有是事;所以说一体、多体、遍体、不遍体都不对,因此执心随有亦不成立。 (二)破妄识非心...
三、椤严经全文及译文
波斯匿王说:世尊,我这变易衰坏的身躯,虽然现在还没有毁灭,但是我看到面前一切,都如心念一般此起彼伏,变化不停息,它们像燃烧着的火焰,逐渐成为灰烬,随即也就熄灭了、毁坏了,从而使我知道这肉身一定会灭绝的。你可以通过专门的佛学网站(如楞严经念诵网/yluyjjd/13452...
四、在家居士可以念楞严咒吗?
答案是肯定的,即使你不是居士,也可以.任何经咒都可以念,不是因为你的身份,而是因为你的心...你有这个心去念就可以.不必思考更多可以光念咒是没有用的,要通晓首楞严大义。太可以了!!!可以.可以。只要有空 完全可以的.
五、楞严经到底讲什么
《楞严经》全经名《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是佛教的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在《法灭尽经》上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跟着就灭了。如楞严经不灭,正法时代就现前。楞严经包括:序分、三番破识、十番显见、剖妄出真、会通四科、圆彰七大、审除细惑、从根解...
你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译文:你爱我的心,我贪你的色,以此因缘,纵然经历了百千劫,仍然常在缠缚中。意思是:男女之间,因贪欲爱色,历经无数世生死,仍然受感情烦恼的缠拌,受轮回之苦,不能解脱。出处:《楞严经》卷四 富楼那。想爱同结,爱不能离,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断,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同滋,贪不...
佛陀箴言:佛说临终时有什么表现才会往生净
《楞严经》:“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注:“一切世间的生死相续,生从习惯性的顺路而来,死从变化之流而灭亡。当...
临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真的如文章中所说
仁者读诵《楞严经》,对临终时的过程应该会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概念。《楞严经》谓: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纯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自然心开,见十方佛,一切净土,随愿往生。情...
《楞严经》中文殊菩萨所说的如来藏到底是何意
文殊菩萨在楞严经中的偈颂中写道:“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这句话表达了对如来藏的崇敬之情。楞严经前几卷中,佛陀引导阿难及其他大众悟得真心的本来面目,实际上就是在讲解如来藏。如来藏即是妙明真心,它指的是天地万事万物,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念,就是如来藏。万法万相,都是由这颗...
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我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楞严经》卷二笔记06 原文: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