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元宵节灯会
一、南通民俗
南通的民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节日习俗:正月十五放烧火: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南通地区有放烧火的习俗,这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方式。除夕封田:除夕之夜,南通人会用芝麻秸来“封田”,寓意着来年的丰收和吉祥。正月初一种田:农历正月初一,南通人有象征性地“种田”的习俗,以此祈求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正月十五煨百虫:在元宵节这一天,南通人还会进行煨
二、南通元宵特色风俗之放烧火
各地庆祝元宵节的习俗多样,普遍的有吃元宵、观赏花灯、舞龙舞狮、放鞭炮、互赠拜帖、猜灯谜等。南通地区独有的有趣风俗是“放烧火”。正月十五下午,当地农村的家庭会用芦苇、红草或茅草扎成粗大的草把,长短不一,有的一个,有的三个或四个。黄昏时分,将这些火把点燃,人们手捧火把沿着田埂奔跑...
三、在南通,元宵节有什么传统习俗?
(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
四、请教一个苏北地区,正月十五的一个习俗。
解放后,城市元宵活动以灯会为主,在文化宫、文化馆、公园等地设灯景,供群众观赏娱乐。元宵锣鼓:旧时民俗公约,日常敲锣视为报警,故儿童平时不得敲锣戏弄,但到春节期间则可尽兴玩耍,天黑亦无防,尤其正月灯节期间,更不受时间限制了。每到元宵节,城内东大街小关帝庙(在南通电影院附近,今已建...
南通元宵特色风俗之放烧火
元宵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比较多见的习俗是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放爆竹、拜帖、猜灯谜、偷菜、走百病、摸门钉等等。南通文化却比较独特、有趣的风俗“方烧火”正月十五日,在南通农村还有极富地方特色的风俗——“放烧火”。“放烧火...
南通传统民俗
习俗:农历二月初二,南通有家家带女儿回家的习俗。殷富之家会办丰盛的家宴,即使是家境窘迫的娘家,也会象征性地小酌一番。这一习俗沿袭至今。元宵节:活动:南通城内东大街小关帝庙会自发举行锣鼓比赛,锣鼓声此起彼伏,震撼南通城的夜空。氛围:元宵节期间,全城充满对新一年希望的激昂气氛,是小孩子和...
江苏南通的习俗
1、元宵节 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2、灯节 旧历正月十三日“上灯”,十八日“落灯”,这六天谓之灯节。灯节期间,南通城里城外,有好多庙宇装灯。十五、十六两夜,有好多店家...
南通非遗有哪些
南通山歌:旋律优美,富有地方特色,反映了南通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情感世界。三、节庆习俗类 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包粽子习俗:是南通地区重要的传统节日习俗。 元宵节的灯会:展现了南通在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文化活动。这些非遗项目都是南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南通地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
正月十三放龙灯的来历
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城隍庙中看灯的人络绎不绝。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
正月十三放龙灯的来历
正月十三放龙灯的来历:这种风俗始于南宋,文献记载南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就有“请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的民俗。又有民歌称:十三食稀饭配芥菜,是说自除夕开始到今天,所有的美味佳肴都已经吃完,只好喝稀饭吃芥菜。古时,人们在这天晚上,会在厨房点灯,成为「点社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