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过年风俗
一、山东海阳特产:海阳大饽饽
在海阳,传统上许多庆典礼仪场合要用到大饽饽,比如节庆、结婚、小孩百岁(出生百天)、盖屋上梁、渔民祭海等等,所以也衍生出一个新的行业来,专门加工,定做大饽饽,生意很红火。海阳大饽饽的制作方法 海阳人蒸“饽饽”可不像蒸馒头那么简单。蒸饽饽要用最精的白面,加油(猪大油最好)、糖、鸡蛋(去蛋黄,否则面发黄),用最好的引子
二、海阳大秧歌被列入哪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海阳秧歌据《海阳县志》记载有560年的历史,她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著称于世。秧歌的历史,据现有资料可追溯到明初。凤城镇建设村赵炳书家藏《赵氏谱书》记载:"二世祖赵(通)世袭(大嵩卫)指挥镇 舞诰封武略将军。明洪熙一年(1425年),欣逢五世同堂,上赐'七叶行...
三、山东有什么风俗
山东的风俗有:辞灶、贴春联、请家堂、青岛国际啤酒节、祭海节等等。1、辞灶 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小年”旧时称之为“辞灶日”。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人情况的日子。所以在这天,人们要在家中“祭灶”,设摆供案祭祀灶神,送其上天汇报工作,以...
四、海阳秧歌舞蹈的风格特点
参考资料。 概况——海阳秧歌,是综合性的民间舞蹈形式,在海阳地区农村中普遍流传。活动的时间不限于春节,其他节日也常进行。如三八妇女节有些村也举行活动,而且全部角色都由妇女扮演,由此可见当地秧歌活动之兴盛。 海阳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大海之北,故有海阳之称。海阳古为齐地,唐、宋时属莱阳,明属大嵩卫,清雍...
帮忙查下 潮州地区年俗文化..
潮俗正月初一大早,家家户户都要于门前或阳台祭拜南辰、北斗、天公,以及家中所祀奉的神灵,企盼新年平安,行好运。 祭拜神明之后,便要燃放鞭炮。鞭炮,又叫“爆竹”、“爆仗”、“炮仗”。《通俗编俳优》:“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传说它源于“庭燎”。《诗经...
说节日风俗唱山东民歌唱灯山东民歌
唱灯习俗,寓意美好 唱灯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好寓意。灯笼象征着光明和希望,人们通过悬挂灯笼,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唱民歌则是为了表达对新的一年的喜悦和期盼。唱灯也有祈福消灾的意味。人们相信,当灯笼的光芒照耀着村庄时,邪祟和疾病就会被驱散,带来平安和幸福...
山东海阳新姑爷上门给多少过年压岁钱
钱可多可少,一百元打底,特别是上学的,最少200元,七大姑八大姨也在200以上,这是一般家庭。若遇上家庭条件好的那就就的多了,当然也根据你本人条件。总的没有具体数目。
威海春节的风土人情
传统的渔民节,盛况有如过年。节前几天,家家忙着杀鸡宰鸭,买肉打酒,妇女们还要蒸制象征吉庆的红枣大镆。有趣的是,手巧的妇女还得用面团做成白兔,蒸熟。谷雨清晨,待出海捕鱼归来丈夫提着大鱼进家时,便出其不意地把白兔塞进他怀里。“打个子腰别住”是本地的古老风俗,她们让丈夫怀揣象征吉祥的白兔,祝福亲人...
潮汕人最有名的习俗是什么?
《海阳县志》卷七“风俗”引黄钊《潮州神弦曲。青龙神》:“兽皮冒烟日卓午,蜥蜴上天求作雨。城南大堤挤士女,咒香作云蒸花础。青龙蜿蜒谁敢侮,潮人奉神曰若禹...”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到,在清代,潮汕人崇拜青蛇,已经是蔚然成风了。 潮汕人崇拜青蛇源于何时,这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不过,从文字资料中知道,从宋明...
华北都有哪些风俗
过年在渔家十分隆重,年前杀猪宰羊,蒸各种各样的枣饽饽、大饽饽、莱饽饽,准备过年。年三十的晚饭是团圆饭,作为年饭,一般要有十碗莱,叫“十大碗”,谓之十全大福之彩,有鱼、鸡、猪、羊肉等。吃饭时忌讳很多,不许说“不够”、不许骂人,不许把筷子横放碗上等等。除夕之夜,是一年之中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