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莱芜过年风俗
一、莱芜过年的风俗
早饭后,张贴春联、门神、灶王和年画;摆设供桌祭祖,叫"请家堂"。傍晚,全家老幼欢聚一堂吃顿丰盛的"团圆饭",共享天伦之乐,叫"辞岁"。饭后在大门外点燃谷秸并放鞭炮,取庭院吉祥明亮之意,叫"照庭"。然后"守岁",俗称"熬五更",全家老幼通宵不寐,先包水饺(多用素馅,取"素净"之意),后围坐火炉,守着家堂,以待黎明
二、哪一项是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
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艺术,大众新闻以其为载体,融入山东丰富地域文化制作剪纸风视频,将雄伟泰山、浪漫栈桥、秀丽超然楼等元素展现出来,拉满过年氛围,体现了山东剪纸艺术与地域文化的融合。莱芜木版年画:作为民间迎春祈福的传统表现形式,它孕育于济南莱芜地区的人文环境与风俗习惯之中。其印制工序细致繁复...
三、莱芜过年有多冷
按照莱芜人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叫花,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家家都要泡腊八蒜。
山东人过春节的习俗
一、蒸壮 临近三十,孔府忙年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蒸壮"就出现了,"蒸壮"就是为过年蒸各种馒头、饺子、糕饼。二、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整夜包饺子。府内到处燃灯、燃檀香末、铺地毯、院子里搭彩棚、拉彩带。午后去报本堂行礼,晚饭后去祖庙辞岁。三、济南初二回娘家 济南年初二回娘家必须拿上礼品。按老...
山东地区过年有哪些习俗?
有辞灶、贴春联、请家堂、祭海节等传统习俗,也有一些近年因经济、文化兴起而盛行的新兴春节活动,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会、临沂书圣文化节、济南大明湖荷花节、青岛海洋节、泰山国际登山节等。1、辞灶 和其他地区一样,山东人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小年”,旧时称...
请家堂的风俗习惯
每年过年的时候,请家堂是山东大部分地区(尤其以泰安、莱芜、济南、临沂、潍坊、宁阳、新泰、日照等地为盛)的风俗习惯。大凡是家里有老人的都是要很严肃很神圣的要举行这个仪式的。当然对这项风俗习惯现在的年轻人是无论在感情上还是仪式上都越来越淡了。毕竟是都讲究新年新形式,过洋节的气候也越来...
过年吃糖瓜是哪里的风俗?
过年吃糖瓜是山东的风俗。“糖瓜祭灶,新年来到。”1月25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也是我国北方民间俗称的“小年”。民俗专家表示,“小年”其实并不“小”。这天以后,人们开始进入准备过年的阶段,民间有“祭灶”“扫尘”等趣味习俗。旧时,在我国北方,家家户户的厨房灶头常设有灶王神龛或贴有灶君神像供...
原创 鲁中乡村记忆——过年
莱芜、新泰、沂源三地从地理概念上大概可以算作山东的中心区,过年的风俗基本相同,都是从年三十(小月年二十九)中午,也就是“除夕”那天开始正式进入过年的节奏。开篇第一要务是“请家堂”:老人用簸箕端着纸、香,郑重地走到街口、村头,朝着祖坟的方向恭敬地鞠躬敬拜,然后焚香烧纸,口中念叨着“...
初二初三回娘家有什么说法
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汉族岁时风俗。每年正月初二,中国各地汉族同胞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称迎婿日。回娘家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大部分地方,回娘家的时间是正月初二;但在山东烟台、莱芜、聊城等地,却是初三、初四才回娘家。地区的差异决定了风俗文化差异,在大多数地区认为嫁出去的女儿在...
写春节的散文
写春节的散文一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的风俗都各不相同,想知道我家乡的春节是怎样过的么?那就听我慢慢到来吧?我的家乡坐落于山东莱芜一个小村庄,也算是美丽的小城。 在我的家乡,春节,方言俗称过年。照莱芜的老规矩,春节在腊月的初旬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了。一年最寒冷的时候就数腊月七八这两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