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霞祠大殿

匿名2025-08-07 13:0941 阅读8 赞

一、泰山碧霞祠在哪里?

泰山碧霞祠,作为道教女神碧霞元君的圣地,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之巅南侧,紧邻天街东首。此处背靠大观峰(著名的唐摩崖),东侧是驻跸亭,西侧连接振衣岗,而南边则临宝藏岭。该祠是泰山最高峰上的主要建筑群之一,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年间,金碧辉煌,宛如天上的宫阙。碧霞祠由两进院落构成,主要建筑包括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

泰山碧霞祠在哪里?

二、碧霞祠景区介绍

碧霞祠,坐落在中国泰山极顶南侧,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座古建筑的起源可追溯至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原名昭真祠,历经金代的昭真观,明弘治年间改称碧霞灵应宫,后在清乾隆年间重修,定名为碧霞祠,沿用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碧霞祠大殿是其主要建筑,采用五楹、九脊歇山式设计,瓦垄数三百六十,象...

碧霞祠景区介绍

三、碧霞元君祠碧霞元君祠

碧霞元君祠坐落在泰山极顶南侧,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道教宫观。以下是关于碧霞元君祠的详细介绍:历史沿革:碧霞元君祠的历史可追溯至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初名昭真祠,后经历金代、明代多次更名,最终在清乾隆三十五年大修后定名为碧霞祠,沿用至今。建筑特色:祠内大殿为五楹,采用九脊...

碧霞元君祠碧霞元君祠

四、山东乳山堕崮山中的碧霞元君祠始建于哪年代?它的历史简介?

碧霞元君祠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即1009年。最初它名为昭真祠,到了金代则被称作昭真观。明朝弘治年间,祠堂改名为碧霞灵应宫,又被称为碧霞灵佑宫。清朝乾隆三十五年进行了重修,并正式更名为碧霞祠,一直沿用至今。碧霞祠的大殿共有五间,采用九脊歇山式屋顶,瓦垄数量为三百六十条...

碧霞祠的历史沿革

1. 碧霞祠始建于宋真宗东封泰山之际,历经多次重建。2. 初名昭真祠,金代易名为昭真观,明代扩建后改称碧霞灵佑宫,至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后定名为碧霞祠。3. 碧霞祠目前拥有两进院落和五间正殿。其建筑特色为殿顶瓦垄共计360条,寓意全年360天。4. 碧霞祠的主祀神祇为碧霞元君,道教尊称为“天仙...

碧霞祠供奉三位奶奶是谁?

碧霞祠的大殿为五楹,采用九脊歇山式顶,共有三百六十条瓦垄,象征着周天的数目。殿内的盖瓦、鸱吻、戗兽、大脊等均为铜铸。檐下悬挂着雍正帝的“赞化东皇”和乾隆帝的“福绥海宇”巨匾。大殿内部雕梁画栋,金光璀璨,非常壮观。香亭位于大殿中央,原是明万历年间所铸的金阙所在之地,后来金阙被移...

碧霞元君祠碧霞元君祠

2.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缮,此后祠名被定为碧霞祠,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3. 祠内的大殿由五楹构成,采用九脊歇山式顶设计,瓦垄的数量象征着周天之数,共计三百六十条。屋顶的盖瓦、鸱吻、戗兽以及大脊均为铜铸,显得庄重而壮观。4. 大殿檐下悬挂着雍正帝的“赞化东皇”...

碧霞元君祠碧霞元君祠

2. 到了清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碧霞元君祠经历了一次大规模修缮,此后祠名被正式定为碧霞祠,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3. 祠内主殿采用五楹结构,其屋顶采用九脊歇山式设计,瓦垄总数达三百六十,象征着周天之数。殿顶的盖瓦、鸱吻、戗兽及大脊均为铜铸,呈现出庄重和壮观的气势。4. 大殿檐下...

碧霞祠大殿左边是指人的右手边吗

不是。碧霞祠大殿位于泰山极顶之南,通常情况下,左边是指人的左手边,不是右手边,进入殿堂,从左右两侧进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

泰山碧霞祠简介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极顶之南的碧霞祠,是道教女神碧霞元君的主庙,享有盛名。这座宏伟的古建筑群创建于宋朝大中祥符年间,金碧辉煌,犹如天宫。祠庙分为前后两进院落,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和大殿为中轴线,两侧分布着钟鼓楼、御碑亭、东西配殿,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妙布局。碧霞祠...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