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正月十一
一、正月十一 俗称“请紫姑日”
正月十一日,被民间俗称为“请紫姑日”。在这一天,有的地方习俗是在正月十四日,人们会举行仪式请紫姑,她是被尊称为厕神的存在。紫姑最早的出现,可以在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中找到记载,书中将她尊为厕神。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更多地将紫姑视为保护弱女子的神祇,并以此进行祭祀,而迷信的色彩逐渐消失,剩下的只是人
二、行彩桥摸石狮意义
行彩桥摸石狮是广东揭阳地区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具有祈求好运、吉祥如意的意义。在揭阳,行彩桥和摸石狮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尤其是正月十一的“行头桥”最为热闹。人们相信,通过触摸石狮的不同部位,可以带来不同的好运。比如摸狮头代表智慧和事事贤能,摸狮耳寓意家庭添丁,摸狮额象征生活富裕,而摸...
三、行彩桥简介
行彩桥是潮汕地区主要在揭阳榕城和普宁洪阳两地流传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以下是关于行彩桥的简介:时间和地点:时间:主要在每年的正月十一进行。地点:揭阳榕城的石狮桥和普宁洪阳的太平桥是主要的行彩桥地点。活动形式:成千上万的市民聚集在桥上,抚摸石狮,低声诵读祝福,期待在新的一年里收获吉祥、安康。
四、揭阳市摸石狮的故事?
揭阳石狮桥每年农历正月十一有行彩桥和摸狮的习俗。行彩桥是民间一种习俗,榕城有,别处也有, 好像古时赶庙会活动一样。每年正月初九开始,榕城各处大小桥梁都焕然一新,都是桥两端搭彩门,装上榕、竹枝叶,青青绿绿,贴上红对联,插上五色绸旗,挂着各式灯笼,十分好看。最漂亮的要算石狮桥,桥上...
揭阳市的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前夕,潮汕揭阳地区大都有“行彩桥”的习俗。“正月十一行头桥”是市民度元宵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这在旧方志中有所记载,清乾隆《揭阳县志》载:“(上元)妇女度桥投块,谓之 ‘度厄’。”每年的元宵节期间,揭阳地区彩桥如虹,行人如潮;花灯似海,夜空若昼。节前,市区榕城的大小桥梁均被...
潮汕地区过年有什么风俗?
回答:初一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对拜,往往是后辈先祝福长辈,然后长辈再给后辈晓以期望。早饭后,就各自向自己的亲朋好友拜年。亲戚围着打麻将。去给别人拜年拿柑(象征大吉大利)带多带少都没有关系,但是不能是奇数。人家再送一对柑,或送香蕉。春节要做红粿头,落汤钱,长辈见到亲戚...
正月十一还能拜年吗2022 正月十一有什么风俗
正月十一可以拜年,正月十一的风俗有子婿日、请紫姑、吃烙合子、上采日、贺添丁、行彩桥等。拜年:虽然正月十一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拜年的主要时间段,但在正月十五之前拜年都是可以的。这个时候一般叫做拜晚年。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风俗: 子婿日:正月十一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为了避免食物...
揭阳有什么家乡习俗?
6. 年初七,揭阳人习惯吃“七样羹”,即七种不同的蔬菜混合烹饪。虽然具体种类没有固定规定,但求七种即可。7. 年初十晚上,乔林乡会有舞火龙的习俗,这被称为“烧龙”,现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 正月十一的“行头桥”活动,也称为行彩桥,同样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天的石狮桥...
行彩桥潮汕风俗
行彩桥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在洪水将至时,人们通过一座五彩斑斓的桥得以幸免,因此每年正月初十,榕城老城区的桥梁会被装扮得如诗如画,以此纪念并祈求平安。主要活动:行头桥:在正月十一日,人们会涌向彩桥,尤其是石狮桥,这座桥承载着古时玉窖村的中心地缘观念,是人们必行的桥梁。人们会采下...
行彩桥的由来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每年的正月十一,揭阳市区彩桥如虹,行人如潮,花灯似海,夜空若昼。一年一度的行彩桥活动在锦饰花灯中拉开帷幕,成千上万的市民在暖意融融的初春中感受盛世佳节所带来的喜庆气氛。文化意义 文化在于选择,选择出于功利,人类创造文化是有其真诚目的的,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行头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