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赣榆的风俗来历
1、江苏赣榆特产:赣榆炒米
基本介绍:赣榆炒米是将糯米淘好浸泡滤干后翻炒而成。在赣榆地区,至今保留着烧炒米水待客的习俗,烧好的炒米水色泽清亮透黄、又香又脆、满室飘香。营养价值:炒米的原料糜子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淀粉,以及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如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维生素B6、B1、B2,以及钙、镁、磷、铁、锌、铜等。
2、赣榆为什么叫赣榆
4. **历史沿革说**:从历史沿革的角度来看,“赣榆”作为地名已经沿用了数千年。自秦代设县以来,历经多次行政区划调整和社会变迁,但“赣榆”这一名称始终得以保留并传承至今。这反映了该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民对家乡的深厚情感。综上所述,赣榆之所以被称为“赣榆”,其名称的由来既包含了深厚的...
3、江苏赣榆特产:赣榆柳编
改革开放以来,柳编工艺成为连云港市农村创业致富的支柱产业,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许赞有著有《中国柳编工艺》一书,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职中教材。第七代传人周振庭和九代传人张西月都是柳编传承的骨干力量。“家家有柳条,户户有编织”,正是在连云港市部分农村的真实写照。赣榆柳编的产品特点有哪些...
4、连云港市赣榆区中的“赣”字来源?和江西的简称“赣”有关
赣榆的名称起源,可能与上古时期的东夷人太阳神祭祀有关。在日照东台山,东夷人建立太阳神庙,以之为观测日出、制定历法的场所,这地方或与《山海经》中的“汤谷”相关,天干地支的“十日、十二月”可能源于此。“赣揄”这一名称,可能是为祭祀活动服务的巫师群体所用。他们在山间的亭子中,通过观察树影...
赣榆的来由
11月26日,赣榆县改名竹庭县。民国36(1948)年2月,国民党赣榆县政府移驻墩尚镇,次年6月14日流亡新浦,11月7日解体。1950年10月,竹庭县复名为赣榆县,隶于临沂专署。1953年1月,赣榆县由山东省划归江苏省,隶于徐州专署;1983年3月,江苏省撤销各专区,实行市管县体制,赣榆县划归连云港市...
连云港赣榆结婚风俗有哪些
连云港赣榆的结婚风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婚礼准备阶段 婚房布置:新人双方家庭需要提前精心布置婚房,营造喜庆氛围。 准备喜糖、喜饼和红包:喜糖、喜饼需精心挑选,红包的金额和内容在不同场合有严格规定。2. 婚礼当天的传统仪式 迎亲与过门:婚礼当天,新郎需按照传统仪式迎娶新娘,新娘则需穿上定制...
连云港赣榆结婚风俗有哪些
连云港赣榆的结婚风俗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钱”。不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嫁娶,金钱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男方需备礼金,金额通常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和当地习俗而定,有时甚至能高达数万乃至十万。女方方面,传统上需准备嫁妆,其中包括金银首饰、衣物、家电等,数额同样不小。此外,婚礼仪式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连云港赣榆结婚风俗有哪些
在赣榆,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因此,婚礼过程中,双方家庭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双方长辈会相互敬酒,表达对彼此家庭的尊重和认可,同时,年轻一代的互动也充满了欢乐和温馨。总的来说,连云港赣榆的结婚风俗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无论是婚礼筹备、仪式流程...
赣榆原是山东的,为何划入江苏?
很多赣榆人始终都希望划入山东,虽说在山东只有13年的时间,但是那时候的赣榆人在这段时间内发现只有在山东才有归属感,尤其是行政区划给他们带来的归属感。再则赣榆的风俗习惯和山东鲁南地区基本相似,尤其是饮食习惯,方言都相似,融合到连云港确实很难发展,很多赣榆人明显发现,在规划江苏后得不到认同...
赣榆县的由来
因此对赣榆县地名进行严格地考证,应是地名管理机构认真考虑的问题。 朐县、赣榆、东海地名来源于山水也成为命名这一地区的惯例,灌云县取灌河、云台山首字命名;连云港因前有连岛后有云台山而得港名;连云市因港而得市名;灌南地处灌河之南;响水县则直接取自响水口,以至于后人还出了个“响水口桥口水响”的对联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