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山法师

匿名2025-08-09 22:3115 阅读18 赞

一、普利禅寺的历任高僧

曹山本寂禅师,(840年——901年),泉州蒲田人,俗姓黄。少年习儒经,十九岁出家,拜师从洞山良价禅师,成为真法嗣,发扬曹洞宗。海寿禅师,洞山正宗38世住持。 妙忠禅师,禅门曹洞宗雪庭福裕师传派第四十八代,1997年应江西省宜丰县人民政府礼请主持洞山普利寺。古道法师,洞山普利禅寺住持, 主持重建普利禅寺。

二、宜春九峰禅寺禅寺重修历程

宜春九峰禅寺,这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曾于清朝初年不幸遭遇火灾,于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由洞山僧徒灵石法师主持重建。当时寺宇规模宏大,分为前后两进,两侧还有厢房,占地约一千平方米。然而,到了1949年之后,僧人离去,寺宇荒废,遭受盗贼侵扰,部分建筑甚至倒塌,唯有崇福禅寺得以保存。近年来,宜...

宜春九峰禅寺禅寺重修历程

三、道楷法师人物简介

芙蓉道楷和尚,出自山东省苍山县芙蓉,俗姓崔。他学习法华后出家,受投子法。在大观年间,皇帝赐予他「定照禅师」的称号,但他坚决推辞,因此遭到惩罚。他在沂州芙蓉湖畔结庵,寺名被赐为华严禅寺。道楷和尚留下遗偈,内容为:「吾年七十六,世缘今已足,生不爱天堂,死不怕地狱;撒手横身三界外...

四、道楷法师人物简介

芙蓉道楷和尚,俗姓崔,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师。以下是对道楷法师的详细介绍:出身与出家:道楷法师出生于山东省苍山县芙蓉,俗姓崔。他学习法华后选择出家,并受投子法,成为禅宗的一位高僧。禅师生涯:崔道楷是洞山嫡传云居道膺下六世、禅宗四十五世高僧。他游历国内名寺,诵经主持,具有深厚的佛...

良价法师简介

十年后,法师寄出《后寄北堂书》,他在信中提及了对兄长的期待,希望他能坚守孝道,如在冰中寻找鱼儿,表达出对亲情的珍视。同时,他也提到了自己的困境,远离家乡,历经千里迢迢,与亲人的距离如同千山万水,道路两旁的杏花也象征着他们的隔阂。在法师的语录中,自诫篇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决心随缘...

中国佛法史上修行成就高的法师有哪些

鸠摩罗什大师则是东晋时期的著名翻译家,他将大量佛教经典从梵文翻译成汉语,对中国佛教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戒贤法师,在印度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他的学识与修为,不仅影响了中国佛教,还远播至东亚。菩提达摩大师,禅宗的初祖,其传法洞山,开创了中国禅宗的先河。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印光大师等,他们...

云居山的历史沿革

道膺法师(835—902年),曹洞宗由良价(807—869年)和本寂(840—901年)分别在江西洞山和曹山创立。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一1016年),宋真宗敕改名为“真如禅寺”,一直沿习至今。 宋朝真如寺的历任住持是:清锡、道齐、义能、慧震、契环、佛印、晓舜、自宝、守亿等人,先后倡导法眼宗和云门宗,其后是仗锡、元...

曹洞宗的溯源

曹洞宗也称洞家。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洞山良价为宗祖,宗名之由来有二:一说洞指洞山,曹指曹山,乃合师良价所住之江西宜丰县之洞山与徒本寂所住之吉水县之曹山之名,本应称洞曹宗,习惯于称曹洞宗;“另一说取曹溪惠能之曹与其法孙洞山良价之洞,合称为曹洞宗。取六祖曹溪惠能...

请教佛学有心得的朋友,什么是能知能见,什么是所知所见

圣严法师:洞山禅师有一天在过河时,看到河面上反映出自己的影子。水上一个人,水面一个人;水面上的不是他,水上的才是他。当他尚未看到倒影之前,始终不得开悟,不知道自己本来的面目究竟是什么东西,认为在身外一定还有一个东西是本来面目或自性。直到他见到水面上自己的影子,才知道不要离开自己...

中国禅门八祖都有谁?

11、世洞山良价大师:洞山良价禅师(公元807~869年),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五大家之一曹洞宗开山之祖。越州诸暨(今属浙江)人,俗姓俞,俗称良价或单称洞山,为药山惟俨(公元751-834年)之法孙,云岩昙晟(公元782-841年)之弟子,他与弟子曹山本寂(公元840-901年)共同创立了曹洞宗。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