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过元宵节是怎么过的?
1、福建都有哪些元宵活动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泉州闹元宵习俗:以闹花灯为主,包括挂灯、送灯、观灯、点灯、游灯等活动,还有猜灯谜、妆人等文艺活动,以及吃元宵丸、润饼菜等应节食品。灯彩(泉州花灯):以其独有的刻纸、针刺工艺和料丝镶装技艺闻名,成为南方花灯的代表。2. 三明市的元宵节活动 龙舞(大田板灯龙):每年元宵节在乡村或街巷迎舞,由龙珠、龙首
2、泉州元宵节风俗
在泉州,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是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都会挂上精美的花灯,寓意着光明和繁荣。有新嫁女的人家,还会给亲家送去红、白莲花灯和“观音送子灯”,象征着美好的祝福和对新生活的期盼。元宵节期间,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孩子们更是喜欢走街串巷嬉戏“游灯”。如...
3、泉州元宵节风俗
1. 泉州元宵节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其中包括挂灯、送灯、观灯、点灯和游灯等传统活动。2. 在泉州,挂花灯是元宵节期间每家每户都会做的事情。新婚夫妇会给双方父母送灯,这象征着家族人丁兴旺。3. 元宵节夜晚,男女老少都会走上街头,赏灯成了这个夜晚的主题。孩子们则会四处奔跑,嬉戏“游灯”。4....
泉州元宵节有什么传统习俗闹元宵的来历和习俗
1. 品尝元宵:元宵节的传统饮食习俗包括品尝各式各样的元宵。"汤圆"又称"元宵",在宋代已成为民间节日食品,历史悠久。元宵的馅料多种多样,包括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外形圆形,口味可甜可咸,风味独特。2. 观赏花灯:元宵节期间观赏花灯的习俗源远流长。该习俗起源于...
闽南元宵节风俗有哪些?
2. 在元宵节晚上,有一个尊敬神明的习俗,之后全家人会一起吃润饼菜,这象征着团圆和美满,以及包裹着金子和银子的吉祥预兆。3. 旧时泉州地区有一个叫做“请替身”的习俗。所谓的“替身”是一种能够站立的小纸人,数量应该与家庭成员的数量相同。在晚上进行“请替身”的仪式时,需要摆放五味碗、派渣...
泉州元宵节风俗
由于泉州方言中“灯”与“丁”发音相同,“出灯”便与“出丁”联系起来,象征着人丁兴旺。在元宵节,家家户户都会挂上花灯,男女老少都会聚集在一起上街赏灯,孩子们则会成群结队地在街头巷尾嬉戏“游灯”,而新婚女子家庭则会向亲家赠送红、白莲花灯以及观音送子灯。点灯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灯烧毁...
闽南元宵节的风俗
4、祈福习俗:泉州元宵还有“敬公”(祭祖)、“听香”等祈福习俗。“听香”者一般为妇女,她们手持点燃的香,倾听别人不经意的话,借以预卜吉凶。5、食用应节食品:泉州人还要食用元宵丸、润饼菜等应节食品,寓意全家团聚。传统的仪式食品是圆子,寓意这以后的一年事事圆满。有的地方早上吃圆子,晚上吃...
闽南元宵节的风俗
3. 泉州方言中“灯”与“丁”发音相同,“出灯”与“出丁”含义相近,象征着人丁兴旺。元宵节时,家家户户都会挂上花灯,男女老少都会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孩子们则走街串巷嬉戏“游灯”。4. 对于新嫁的女性家庭,会向亲家赠送红、白莲花灯和观音送子灯。在点灯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灯烧了...
泉州元宵节风俗
泉州方言“灯”“丁”同音,“出灯”就是“出丁”,寓意人丁兴旺。元宵节,家家户户挂花灯,有新嫁女的人家给亲家送红、白莲花灯和“观音送子灯”,男女老少成群结队上街赏灯,小孩走街串巷嬉戏“游灯”,点灯时不慎把灯烧了,叫做“出灯”。古时灯被抢也是“出灯”,被抢的人反倒兴高采烈。泉...
闽南元宵节有什么习俗
1. 穿灯脚:在闽南部分地区,如漳浦,有一个特别的习俗称为“穿灯脚”。新婚女子及当年有生育的新娘,会在元宵夜晚穿着艳丽衣物,由年长女性陪同,手执吉祥物,口诵吉祥语,从宗族祠堂的灯棚下走过,以此向祖宗和乡里介绍新成员。2. 请替身:旧时泉州地区元宵节有“请替身”的习俗。家中的每个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