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童子问
一、易童子问翻译共三卷,都是文言文。有没有翻译版的?
” 童子问:“‘困,石亨。贞大人吉,没有灾祸’,他的《彖》说‘险来解释,困而不失其所,亨’,怎么说呢?”他说:“‘困,亨’的人,困极,然后亨,事物的一般规律,所说的《易》穷则变,变则通”。“困而不失其所,亨’的人,在困苦而亨呢,只有君子能的。他说‘险以说’的,地址而不害怕了。只有守在里面,就不害怕在外围。只有不害怕,就不
二、易童子问的介绍
《童子问易》得名于北宋大儒欧阳修的《易童子问》。《易童子问》假托一易童子向欧阳修请教易学知识,全书以童子问、欧阳修答的形式成书。书中提出:《十翼》不合圣人之旨,非孔子所作。醉翁开疑古风气之先,此说在易学史上负面影响很大。然而,自从马王堆帛书易的面世,证明欧阳修在大易面前恰恰是个“...
三、易童子问的内容
《童子问易》依据清华简《保训》篇关于虞舜“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即得中 ”新证、《尚书》舜帝说“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记载和《汉书·律历志》所说“自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尧、舜而大备“,以及马王堆帛书易和今传本《易...
能不能翻译一下易童子问卷三?
所以读易童子问,不如不读,反而走上歧路。
韦编三绝的的文言文及翻译
孔子年轻时候,读书很用功。他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应当学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比较精通。他办事认真。开头他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物资从来没有缺少;后来又当管理牧业的小吏,牛羊就繁殖得很多。没到三十岁,名声就...
韦编三绝成语评说
据传,孔子阅读《易》时,由于反复翻阅,编联简策的熟牛皮绳多次断裂,这个典故便被称为"韦编三绝"。他深信,如果能有更多的时间研读,他的《易》学造诣将更为深厚,他曾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然而,关于《易经》和《易传》的作者争议不断,宋代欧阳修在《易童子问》...
概括欧阳修为儒学复兴运动所做的努力
1. 欧阳修高举韩愈大旗,提倡文道合一。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运动,提出“文道合一”的主张,强调文学应与儒家之道相结合,从而推动儒学的复兴。2. 欧阳修在儒家经典研究方面提倡破除训诂,阐扬义理。他在经学研究中,敢于打破传统观点,提出新的见解,如在《易童子问》中,他质疑《系辞》非圣人所作...
韦编三绝的典故
孔子对《易》的研读不仅限于个人,他还向弟子们传授了《易》的知识。《论语·述而》中提到,孔子曾说,如果在五十岁开始学习《易》,就不会犯大的错误了。这表明孔子不仅自己研读《易》,还注重将其传承给后人。关于《易传》的作者问题,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宋代欧阳修在其著作《易童子问》中...
庐陵学派学术主张
庐陵学派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深入研究《五经》,坚持“不惑传注”的原则,敢于质疑古代的传统,其代表作如《诗本义》、《易童子问》等,对《易经》等经典著作的注释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他们坚决否认《系辞》、《文言》、《说卦》等篇章出自孔子之手,开启了宋代学者怀疑古籍和根据个人理解诠释经典的...
概括欧阳修为儒学复兴运动所做的努力
欧阳修在《易童子问》中讨论《易传》的作者时,肯定《彖》《象》二传为孔子所作,其他传皆非孔子所作。“童子问曰:‘《系辞》非圣人之作乎?’曰:‘何独《系辞》焉,《文言》、《说卦》而下,皆非圣人之作。而众说淆乱,亦非一人之言也。昔之学易者,杂取以资其讲说,而说非一家。是以或同或异,或是或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