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道果
一、道果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佛道修行的最终目标,即是正果。在佛教经典中,正果通常指的是修行者通过长期的禅定和善行,最终达到的一种超越生死、解脱痛苦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作“三乘道果”,意味着通过不同的修行路径,最终都能达到相同的觉悟境界。在《百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讲述了禅定、道品和无漏善行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与道果之间的关系。故事中提到,
二、道果的意思是什么
在佛教中,道果指的是修行者通过修行达到的一种最高境界,是解脱生死轮回,获得究竟安乐的状态。这种状态超越了世俗的善恶之分,是修行者在禅定和智慧的共同作用下,最终所达到的一种清净无染、圆满自在的状态。道果的概念不仅存在于佛教经典中,也在一些道教文献中有提及。在道教中,道果同样是指修行者...
三、道果法简介
道果法,又称为 lam-vbras-bu-dang-bcas-pa,是藏传佛教萨迦派中一门独特的佛学理论和修行法门,主要围绕着悟道和证果的实践。其核心理念强调"明空无执",即认识到空性和实相的无二性,以及生死涅槃并无本质差别。在萨迦派的修行体系中,道果法尤其突出,它融合了显宗和密宗的实践,将证果的过程视为...
道果词语解释
在修行的道路上,"道果"一词指的是最终达到的正果或理想境界。在佛教经典《百喻经》的"宝箧镜喻"中,它被描绘为通过禅定和积累无漏的善行,修学者能够获得的三种乘法(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的最高成就,即道果,意味着一切修行的成果都将得到实现。在宋朝洪迈的《夷坚丙志·黄十翁》故事中,阴间...
什么是基道果
基、道、果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概念。在大小乘佛教中,这些概念的定义和应用有所不同。在小乘佛教中,基被解释为四谛十六行相,即声闻乘的修行者所遵循的四个真理和十六种修行阶段。道是资粮、加行、见、修诸道,涉及修行的各个阶段,包括积累善业、积累功德、增长智慧等。果则指无学道阿罗汉果,即...
道果法源起和传承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晚期的俄钦·衮噶桑布(ngor-chen-kun-dgav-bzang-po)和宗巴·衮噶朗杰(rdzonpa-kun-dgav-rnam-rgyal)时期,道果法又分化为“对弟子说”和“对会众说”两种讲授方式。13世纪,印度佛教逐渐衰落,道果法在印度失传,但在藏传佛教萨迦派中得以保存和弘扬,成为了其独特的文化...
什么是基道果?
基道果是佛教修行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分别代表了修行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基: 是所知之法的本基,即万法本基,诸法实相。它是修行的起点和基础。 小乘的基是四谛十六行相,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及其相关的十六种行相。 大乘的基则是世俗、胜义大双运,即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无二无别,这是...
净世白莲寓意
净世白莲寓意是佛教道果出身于世间。莲花,出身于淤泥,寓意佛教道果出身于世间。莲花,花开时即孕育莲子,寓意佛教因中有果,因地即有道果。净
佛教中基,道,果是什么意思
这是藏传佛教的一种概念。记得宁玛派有一本书《定解宝灯论》,里面对这三个字有详细说明。即“ 基是所知之法的本基,道是能知的修行道路,果是修行的结果。大小乘关于基道果的定义各不相同,小乘的基是四谛十六行相,道是资粮、加行、见、修诸道,果是无学道阿罗汉果。大乘的基是世俗、胜义大...
佛祖在什么树下
释迦牟尼在苦行生活后,选择了菩提伽耶作为修行之地,他在一株茂密的毕波罗树下静坐。他立下誓言:“若不能圆成正觉,我宁可粉身碎骨,也绝不离开此地!”在佛经中记载,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升座后,便圆成了菩提道果,其祥光照耀天地。菩提道果是佛教中的圣果,象征着既自我解脱又普度众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