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道场科仪

匿名2025-08-06 12:417 阅读7 赞

1、道教科仪的介绍

仪,仪为典章制度的礼节程式、法式、礼式、仪式登,如常说的“行礼如仪”。道教徒做道场法事的规矩程式,依不同法事定的不同形式,按一定法事形式准则做道场叫“依科阐事”。俗话说的“照本宣科”,就是这一同义语。道教徒把这种“底本”叫做“科仪本”,把做某种法事的“底本”叫做“某某科仪”。如开坛法事的“底

道教科仪的介绍

2、科仪详细资料大全

徽宗于大观二年(1108),颁金篆灵宝道场仪范于天下,令道士依法奉行。 金元之际,京中宫观、大邑名山(如龙虎山、闷皂山、茅山等)均有设醮者。不仅正一派道士,而且全真派丘处机、王处一,太一道萧志冲、萧居寿等,亦皆先后承金、元皇帝之旨而主醮事,斋醮遂为各派所习。 明代以后,道教转衰,但斋醮科仪仍流传于民间。

科仪详细资料大全

3、科仪简介

科仪即为按一定法事形式准则而做的「依科阐事」道场。「科仪」常与「斋醮」连用,称斋醮科仪。《洞玄灵宝道学科仪》所载内容,包括道士修道生活和建斋设醮的各种行为规则。宋代王契真和金允中编撰的两部《上清灵宝大法》中,多以「科法」、「科式」、「科条」指称「斋法」、「斋式」和斋仪规定...

科仪简介

斋醮科仪现行道教常用斋醮科仪

大回向科仪:道场圆满时进行总忏悔,道士们通过仪式祈愿罪过消除,普度众生。进表科仪:法师将信徒的祈愿呈达天庭,通过复杂程序和仪式,祈求神灵赐福。水火炼度仪:用真水真火炼度亡灵,包括九炼生尸、灵宝炼度和南昌炼度,通过水火交炼超度亡魂。灯仪:以灯为重要法器的仪式,有九幽灯仪、北斗灯仪等...

古代道士的“斋醮科仪”,究竟是干什么?

道教 的斋醮科仪渊源于古代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后来 经道教演化进而发展成较为完备的祭祀文化,也就是现在通常 所说的“做道场”,它是礼仪文化之传统与世俗变化相结合的 产物。斋”的原意指齐和净,后为斋戒、洁净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须沐浴更衣,不食荤酒,不居内寝...

依科演教,带你认识道教神秘的斋醮科仪!

道教斋醮科仪的历史悠久,起源于古代的祈祷仪式。从东汉到唐宋,经过上清派、灵宝派等道士的推演,斋醮科仪逐渐定型。唐玄宗时,斋醮在道教中成为重要仪式,受到朝廷的重视。宋代至明清时期,宫中常设斋醮,民间也有广泛的斋醮活动。斋醮科仪的核心包括建坛、设置用品、诵经、拜忏、踏罡步斗、掐诀念咒等步骤...

灵宝派谱系

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有一支活跃的灵宝派群体,他们在农村地区致力于度亡科仪的进行,包括早朝行道转经仪、午朝行道转经仪、晚朝行道及各种宗教仪式,如申文发奏、开通五方道路科、沐浴科等。斋主们在有醮事时,通常会通过电话联系至村民家中进行道场法事。平时,这些信徒们则以务农为生,例如在辛卯年...

斋醮简介

道教“斋醮科仪”在宋真宗时期被详定并颁行于各州,徽宗时在天下颁布《金□灵宝道场仪范》。金、元之际,宫观、名山均有设醮者。明代以后,道教虽转衰,但斋醮仍流行于民间。斋醮仪式中包含大量赞颂词章和祭祀音乐。赞颂词章用于颂扬神明,道士在建醮时绕行香炉和烛灯,边巡行边口诵词章。词章形式多样...

道教三天道场扬几道幡

道教三天道场扬2道幡。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一般而言,祈福道场一般扬玉皇、三元幡两道经幡。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本土宗教。道教

科仪道教术语

道教中的术语“科仪”,指的是在道场中进行的法事活动遵循的一套规程和礼仪。具体来说:“科”:具有规定、步骤的含义,包含了法则、步骤和等级等概念。在道教中,“科”通常指的是法事活动的程序和规则。“仪”:指正式的典礼、仪式或礼节形式,强调的是遵循规范的仪式流程。在道教法事活动中,“仪”...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