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写的祭文
1、康熙给良妃祭文怎么写
康熙给良妃祭文:“肃雍著范,聿隆恩礼之施,淑慎兴悲,式备哀荣之典。尔妃卫氏,久侍后宫,协宣内职,奄乎殂谢,痛惜良深,爰举旧章,再申奠醊,惟灵不昧,尚克歆承。”
2、康熙帝为何下跪拜祭明孝陵呢?
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康熙皇帝从 31 岁到 54 岁共有六次南巡,其中分别五次亲自到明孝陵祭谒朱元璋。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45 岁的康熙帝南巡归途中第三次亲谒明孝陵。此次,康熙帝亲自改定祭告文:帝天锡勇智,奋起布衣,统一寰区,周详制作,鸿谟伟烈,前代...
3、是一句文言文 。康熙说的 汤若旺死后康熙对大臣们感叹。请问谁知道...
1669年十一月十六日,康熙又发布了对汤若望的祭文:“皇帝谕祭原任通政使司通政使,加二级又加一级,掌钦天监印务事,故汤若望之灵曰:鞠躬尽瘁,臣子之芳踪。恤死报勤,国家之盛典。尔汤若望,来自西域,晓习天文,特畀象历之司,爰锡通微教师之号。遽尔长逝,朕用悼焉。特加因恤,遣官致祭。呜...
4、哪位皇帝亲笔写了祭黄帝祭文?
1682年,清圣祖康熙亲笔用满文写了一份祭黄帝祭文。身边大臣看后,建议康熙译成汉文,康熙皇帝接受了这个建议。汉满文字一并刻立在一通石碑上,后来放在轩辕庙碑廊里。有一通古碑上书“古轩辕黄帝桥陵”,是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在1776年所立,后碑石遗失了。
康熙皇帝给赫舍里写的祭文
有一次擦肩而过了! 康熙回到宫里,心里一直想着那个另她销魂的女子,慕婉夕也是一样,也许这就是爱情吧! 他们的擦肩而过也许就是爱情的开始吧! 这天,康熙表面上在听师傅讲课,可实际上却在想着那个他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的姑娘,他想,一定要出宫,因为这样也许才可以见到她。 这天正好是...
范文程去世后,康熙为他做了什么?
康熙即位之后,范文程曾受命回沈阳祭告太宗的陵,范文程想起与太宗朝夕相共的情形,哀痛不已,从此一病不起。康熙五年(166)八月去世,年七十。康熙皇帝亲自为其撰写了祭文,并遣礼部侍郎亲去祭祀,赐葬在怀柔红螺山,并立碑记绩,谥文肃,并赐御书匾额"元辅高风"。
康熙身为清朝皇帝,为何祭扫明朝皇帝朱元璋之墓时,还三叩九拜?百度知...
康熙七年四月二十一日,康熙帝南巡时前往南京明孝陵祭明太祖,并亲赐祭文:“自古历代帝王继天立极,功德并隆,治统道统,昭垂奕世,朕受眷命绍赞丕基,庶政方亲,前徽是景,明烟大典亟宜肇修,敬遣遄官,代将牲帛爰昭殷遮之忱,聿??饮崇之礼,伏惟格歆,尚其鉴享。”意为自古以来的帝王...
元辅高风说的是谁
范文程(1597年—1666年),字宪斗,号辉岳,辽东沈阳(今沈阳)人。清朝初期政治家、谋略家。曾事清太祖、清太宗、清世祖、清圣祖四代帝王,是清初一代重臣,清朝开国时的规制大多出自其手,更被视为文臣之首。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去世,终年70岁。康熙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谥文...
范承谟是什么来历?忠于清朝的他死后,康熙亲自为他写碑文
范承谟死后,耿精忠为了毁尸灭迹,将他的尸体烧毁,弃于荒野,三藩之乱平定后,范承谟的遗骸被找到,送往京师。康熙帝见到范承谟的遗骸,非常伤心,又听闻范承谟宁死不屈的事迹,很感动,亲自为范承谟写墓碑,并追赠他为兵部尚书。康熙十九年,福建数万名百姓自请为范承谟建立祠堂,康熙帝亲自写下...
历史上真实的周培公结局
康熙十五年(1676年),诰封其母孙氏为贞烈恭人,加赠夫人衔。其父封赠为朝烈大夫,加赠中奉大夫衔。康熙皇帝还亲自御笔为孙氏撰写祭文,了祭祀规格,命布政司堂上官分守武昌道参政吴毓珍办理。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后到山东任职,因与总兵官意见不合,难以继续共事,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到荆门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