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味道写的正月十五夜
一、如何赏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这首诗
“金吾不禁”二句,用一种带有普遍性的心理描绘,来结束全篇,言尽而意不尽,读之使人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这诗于镂金错采之中,显得韵致流溢,也在于此。【原文】《正月十五夜》年代: 唐 作者: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径落梅。金吾夜不禁,玉漏莫相催。【作者】苏味
二、诗词赏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武则天时居相位数年,居洛阳次北宣风坊。此诗大约作于武则天神龙元年正月(705年),描写的即是武则天时期神都元夜的景象。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武则天长安元年(也即大足元年正月,701年)。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
三、《正月十五夜》(苏味道)诗篇全文翻译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系列:关于传统节日的古诗词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赏析】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
四、苏味道的诗《正月十五夜》的解释是什么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全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解释 【火树银花】灯火灿烂 【铁锁开】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消禁,铁锁开启,任人通行。【秾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形容艳妆...
五、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正月十五夜是唐代苏味道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洛阳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极写元宵佳节的欢乐景象。其相关解释如下:1、在正月十五的夜晚,洛阳城被灯火照亮,火树银花的景象如同盛开的花朵,照亮了整个城市。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街头,欣赏这盛大的节日庆典。在城门打开的那一刻,人流如潮,络绎不绝。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急需这首诗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 ...
这首诗是描写长安城里元宵之夜的景色,表达了人们欢度元宵并无限留恋,希望这一年一度的元宵之夜不要匆匆过去的心情。苏味道(648—705),唐代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在《新唐书》中,唐朝宰相中有苏味道,他属于赵郡栾城人(今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他的先祖为汉...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什么情感
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表达了对元宵节的无限留恋和喜爱之情。这首景色诗是诗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中的夺魁之作,也是深受后人推崇的佳作。诗中描写了洛阳市民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首联写灯火辉煌,成语“火树银花”即由此而来;颔联写人流如潮,明暗相间,纵横交错;颈联写夜游之乐,突出歌伎艳若...
正月十五夜苏味道的诗词有哪些?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作者简介 苏味道(648—705)初唐政治家、文学家。赵州栾城人。九岁能诗文,少与李峤以文辞齐名,号“苏李”。乾封中进士,早年为咸阳尉,因吏部侍郎...
《正月十五夜》中诗句疑问。
《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写的一首咏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的古诗,广为流传。因为年代久远,导致诗句出现了两个版本。正是下面这两句诗词:“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和“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其中的广为人知的是“暗尘随马去”这一版,在很多古诗词注释中都单独的注释了“...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里面的伎读什么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里面的伎读( jì),第四声。原文: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诗 歌 鉴 赏:《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写的一首咏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的古诗。洛阳城皇城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