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化春节人民日报
1、春节在哪个朝代被废止过
1966-1976年:革命化的春节这十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1967年,国务院发出了“今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中国自此进入“革命化的春节”。所谓“革命化的春节”,简单说来有三点:一是要“抓革命促生产”,春节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变冬闲为冬忙;二是禁止春节里的一切所谓的“封建习俗”,
2、春节在哪个朝代被废止过
1966-1976年:革命化的春节这十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1967年,国务院发出了“今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中国自此进入“革命化的春节”。所谓“革命化的春节”,简单说来有三点:一是要“抓革命促生产”,春节不回家,积极参加生产劳动,变冬闲为冬忙;二是禁止春节里的一切所谓的“封建习俗”,如放鞭炮、烧香拜佛、...
3、为什么要调休而不是直接放假好好的假期为什么总要调休
可以说,那个时代,人们几乎没有真正的假期,甚至春节也不例外。2. 1960-1979年:全年无休 20世纪60年代,全国兴起了一股农田建设的热潮,春节也不例外。那时的过年口号是“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人们不再关注放鞭炮、祭祖等传统习俗,甚至连吃顿饺子都成了年节的奢侈。直到1979年,《人民...
为什么要调休而不是直接放假 好好的假期为什么总要调休
可以说,那个年代,大家根本就没有假期,甚至一度连春节都不放假。2、1960-1979:全年无休 20世纪60年代末,全国刮起了农田建设的“风潮”,春节都要用来搞建设,那时过年的口号都是“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别说什么放鞭炮、拜祖宗,吃顿饺子就算过年了。直到1979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
中国历史文上取消过阴历午吗?
国党威胁没有之后,共党也谋求移风易俗,先从废除传统节日入手1967年,中国开始“破四旧”,大搞疲劳战术,过“革命化”春节:“移风易俗过春节,大年三十不歇脚”“干到腊月廿九,吃完饺子初一早晨就动手干活”。这一次,人民群众被发动起来了,不准放鞭炮、不准烧香拜佛、不准滚龙舞狮。过年不准说...
你如何看待春节这个传统节日
“文革”兴起不久,国务院在1967年1月30日发出通知,说是为了适应革命形势,根据群众要求,春节不再放假。全国的报纸发出一片响应之声。以后十来年的每年此时,报纸都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要求大家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也就是春节不休息,坚持“抓革命,促生产”。到1979年1月17日,《人民日报》分别以题为“为什么春节...
在“五七干校”的日子内容简介
1968年10月5日,人民日报以醒目标题报道了《柳河“五七干校”:机关革命化的新实践》。通讯中的编者按传达了最高指示:“广大干部参与劳动,是深刻学习的难得机会,健康者皆应参与。”自此,一场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拉开了序幕,城市中的政府机关、文化艺术团体、社科机构、高校等各界人士,携家带口,纷纷...
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传统节日是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民俗节日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大部分节日习俗在上古时代就已初露端倪。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外国节日的盛行,忘记中国传统节日...
张宗逊的人物评价
) 新华社:张宗逊为我军后勤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1998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新华社:张宗逊在战争年代舍生忘死,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英勇善战;在和平时期,刻苦钻研现代军事科学,注重调查研究,为我军建设倾注了毕生的精力。 (1998年9月26日《人民日报》)
为人民服务的人物和事迹
第二年夏季的一天,他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辽阳日报>>报道了雷锋抢救水泥的事,赞扬他舍己为人的事迹.雷锋在鞍山和焦化厂工作了一年零二个月,曾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被评为标兵,十八次被评为红旗手,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参加人民解放军参军一九五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