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临终开示

匿名2025-07-20 17:1972 阅读18 赞

一、中国3大高僧临终遗言,悟透了便是福气,为什么年轻人值得一看 ?百度知...

第2大高僧:六祖惠能大师“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无无著。”唐代六祖慧能大师所言,可谓是良苦用心。慧能大师在其75岁高龄时,预感自身时日无多,便召集门下弟子说了这句意味深长的临终遗言。当然了,六祖慧能大师说的是文言文,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是有点晦涩难懂。这句话说白了,就是让我们释然放下。这世上最难...

二、无瑕和尚临终的偈子什么意思啊!

老叟形骸百有余,幻身枯瘦法身肥。客来问我归何处?腊尽春回又见梅。老叟形骸百有余:我的身体已经有一百多年了 注:老叟是指本人,形骸是指肉身,无瑕和尚寿终124岁,所以百有余是指100多年。幻身枯瘦法身肥:我的身体很枯瘦但是法身却越来越好 注:幻身是指肉身,枯瘦是指衰老就像大多数老人一...

无瑕和尚临终的偈子什么意思啊!

三、高僧临终遗言详解

以下为你详解三位高僧的临终遗言:唐代六祖慧能法师:其遗言“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被收录于《六祖坛经》。“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指修行者应安静专注,不刻意求善,顺应人性本善,保持自在无为,不造恶业。“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则要求修行者处于寂静安宁之境...

四、弘一法师:临终前留下的遗墨——“悲欣交集” 你能悟到什么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是中国近现代佛教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智慧,培养出了如丰子恺、刘质平等艺术大师。在他的一生中,从留洋归来的艺术家到出家的佛教高僧,每一步都充满了深刻的理解和转折。在临终之际,他留下了“悲喜交集”四个字,这不仅是他一生的写照,也揭示了他...

弘一法师:临终前留下的遗墨——“悲欣交集” 你能悟到什么

五、济公临终时偈语

济公临终时偈语: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 于今收拾归去,依然水连天碧。济公生于1148年,死于1209年,汉族民间信仰之一,旧时冰窖业、杂技业所崇拜的行业神只。济公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在杭州...

济公临终时偈语

中国第一高僧:120岁圆寂,死前留下什么字,至今无人参透?

1. 虚云禅师,被誉为我国第一高僧,在其120岁高龄离世。2. 临终之际,他留给弟子们一个谜一样的字——“戒”。3. 这个字虽简单,却含义深远,让弟子们既敬畏又困惑,至今未能彻底悟透。4. 虚云禅师的传奇不仅在于他的长寿和智慧,他的出生故事同样引人入胜。5. 据说,虚云禅师出生时并非普通...

三位百岁高僧的念佛开示

一、慈悲念佛 年过百岁的中原高僧上印下法老和尚,以其非凡的经历和智慧,常言道:“慈悲是出家人的本分,念佛求生是最终归宿。”这些看似简单的教诲,出自一位见证了世间变迁的老僧之口,其深刻含义难以言表。莲池大师曾在《竹窗随笔》中记载,他年轻时与同修进京拜访辩融老和尚,老和尚唯一教诲他们的...

活到了百岁高龄的高僧,在临终前留下了什么让人至今难解?

活到了百岁高龄的高僧是我国近代第一高僧,那就是虚云禅师,他在临终之前留下了一字遗言,让人至今难解,这个字就是“戒”。也正是因为它简单,所以每个人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也正是它的难解之处。第一,近代得道高僧虚云禅师的生平。虚云禅师出生在一个小户人家里,从小就很聪明,也很...

请高僧指点人死后一直是软的,这样有什么说法

这种状态可能预示着他们可能转生到善道,如人道、天道或阿修罗道。对于修行念佛的人来说,身体柔软可能意味着他们即将转生到福地,拥有美好的生活环境和命运。身体柔软也可能预示着修行者即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菩萨,最终实现佛道圆满。然而,往生并非仅由身体柔软决定,还需满足其他条件,如临终前预知时...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最后一堂课

【晋美彭措,对于佛教徒而言,他是宁玛法王,色达堪布,一代大德;对不是佛教徒的他者而言,他是当代西藏著名的宗教学者。他于1932年出生于西藏的多康地区;于2004年1月7日(藏历11月15日)在成都圆寂。临终前,晋美彭措最后一次在佛学院向学生授课时,专门做了一场很长的发言(佛教徒谓之“开示”)...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