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闽南习俗

匿名2025-04-26 04:4368 阅读3 赞

一、闽南冬至风俗

闽南冬至风俗有扫墓祭祖、冬至汤圆。1、扫墓祭祖 按照中国传统节日,一般扫墓祭拜祖先是在清明节,但是在泉州部分乡镇地区,有冬至扫墓的习俗。冬至这一天,不管多忙,大家都会回家扫墓,表示对已故亲人的重视和悼念。扫墓要准备冥币、供品等等,冬至要准备汤圆。2、冬至汤圆 北方人过冬至吃水饺,泉州人过冬至...

闽南冬至风俗

二、闽南冬至吃汤圆的寓意

冬至吃汤圆就是历史很老的闽南地区传统习俗。据传,汤圆最初起源于寒冷的冬天,以给身体补充热量。同时,它还寓意家庭的团圆和美好。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到了这一天,南北方都将迎来“冬至吃饺子”或“冬至吃汤圆”的传统习俗,特别是在闽南地区,吃汤圆更是成为必不可少的仪式。福建人...

闽南冬至吃汤圆的寓意

三、泉州冬至习俗

泉州的冬至习俗有:吃冬节圆、敬拜床母、祭天祭祖、吃鸡母狗仔、煮润饼菜等等。冬节圆即冬至时期的汤圆,“鸡母狗仔”则是用搓冬至圆的糯米团捏出的动物和金锭元宝之类的吉祥物,寓意着“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泉州在哪里 泉州位于福建东部沿海,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是福建省下辖的地级市以及海峡西岸经济...

泉州冬至习俗

福建冬至吃什么赶紧get闽南冬至饮食文化

泉州人吃丸泉州风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者,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合家以甜丸汤为早餐。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于门上,称“敬门神”。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冬节为“尾丸”,这样头尾都圆,是意味着全家人整年...

闽南这边为什么是冬至吃汤圆呢这习俗是什么时候有的

冬至,闽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习俗,就是做汤圆,记得奶奶说过吃了冬至汤圆就长了一岁,以前小的时候最喜欢冬至节气,可以吃汤圆,做汤圆也甚是有趣,以往每年在冬至的前一两天家家都会准备用做汤圆的米料,用料有糯米,粳米。米料要通过浸泡,淘洗,沥水,才能碾磨成粉,米粉要用开水和少量的油和成团...

闽南冬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1、汤圆。泉州有吃汤圆的习俗,寓意全家一年到头圆圆满满,也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泉州人吃丸,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为“尾丸(圆)”。2、九层糕。在闽台两地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冬至习俗,在我国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

冬至哪里吃汤圆

南方地区的冬至习俗中,汤圆占据了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闽南地区,有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一对贫穷的夫妻为了安葬去世的妻子,决定卖掉他们的女儿。然而,一位好心人用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从此,汤圆被视为能够带来好运和团圆的象征。这个传说不仅丰富了汤圆的文化内涵,也使其成为南方地区...

莆田冬至搓汤圆的由来

这个习俗逐渐流传开来,成为闽南、潮汕以及台湾地区的冬至传统。莆田冬至的其他习俗包括扫墓祭祖。在莆仙地区,冬至这一天扫墓的人最多。冬至早晨,人们会吃姜糖味的汤圆,寓意家人团圆幸福甜蜜。在涵江区白沙等山村,人们还会给果树等地方贴上“丸仔”,希望家宅繁荣昌盛。吃完热腾腾的汤圆后,人们会带着...

冬住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冬住,亦称“冬除”,是冬至节的前一天。在宋朝时期,这一习俗已有记载。据宋代陆游在《老学庵笔记》卷八中提到,陈师锡家的家享仪中称这一天为“冬住”,与岁除夜相对,这是闽南地区的发音习惯。陆游还引用了《太平广记》三百四十卷中的《卢顼传》作为证据,指出“是夕,冬至除夜”,这表明唐代...

泉州冬至有哪些习俗 闽南人吃汤圆拜床母趣多多

闽南的清明,人们一般有吃“嫩饼”的习惯。嫩饼,即把上墓祭祀的荤素菜式,如炒红萝卜、豆干、猪肉、海蛎煎或其他食品切成细丝,配上香菇、生笋、味精,撒上海苔末等包在嫩饼皮里卷成长圆卷,蘸上甜酱或辣酱趁热吃。中秋 斗状元饼 中秋饼亦称状元饼,饼从大到小逐级分作“状元”、“榜元”、“...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