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婺源祭祖

匿名2025-04-22 16:0425 阅读7 赞

1、江西婺源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一族之人,男丁都要聚集祠堂或祖墓前祭拜祖先,称春祭;"新坟三年社",长辈去世不满三年的,每年的社日子孙要去坟扫墓。旧习,这一天,是女孩穿耳朵的日子。 三月 清明日挂钱扫墓。清明前一、二日,家家做"清明粿"(野艾、米粉做皮,包菜馅)。清明日家家吃果。婺源土语,清明、聪明音近似,故有"多吃聪明果,人会更...

江西婺源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

2、江西春节有什么习俗?

到了除夕的中午,婺源习惯上吃“米糊”,用豆腐、豆芽、干豆角、鸡杂、腌菜等糊起来。除夕晚上的团圆餐很讲究的,一家人祭祖过后,照例放串鞭炮,热热闹闹地就餐,年夜饭的夜传统名菜,肉果(肉圆子)、鱼、青菜等,秋口人称“年夜饭”为“吃隔岁”。❤️‍🩹💛...

江西春节有什么习俗?

3、江西上饶的春节习俗

14尽管大陆春节法定假日是三天,但很多地方(特别是非国有单位)要到正月初八才正式上班。[编辑]初一早,初二巧,初三困到饱,初四神落地,初五隔开。(闽南语发音)初一:穿新衣,祭祖,到庙里拜佛祈求一年好运。初二:回娘家。出嫁的女儿在这一天回娘家与家人团员,又称初二回娘家 初三:老鼠娶亲。从除夕...

江西上饶的春节习俗

江西婺源的历史介绍

建县历史:婺源县建于唐朝开元28年,具有悠久的行政历史。文化底蕴:婺源自古有“书乡”的美称,自宋代以来,这里孕育了众多文化名人,如文学家朱弁、理学家朱熹、纂刻家何震以及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等。婺源是我国古建筑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之一,青林古木间掩映着众多飞檐翘角的民居,其中汪口俞氏宗祠被专...

江西过年习俗

1、祭祖 除夕的年夜饭,上饶人也十分讲究,在过去,一般在吃年夜饭前,需要先祭祖,百姓家门口需要挂抹了桐油的纸灯笼,灯笼上写上家主的姓氏,这样祖宗不会认错家门,才得以和家人团聚。年夜饭的叫法也有不同,婺源秋口人称“年夜饭”为“吃隔岁”。2、吃年糕 农历腊月二十四以后,景德镇家家户户...

江西婺源的历史介绍

紫阳古街上保留着朱熹祖居;建于隋代的詹氏一世祖墓每年都吸引着上百万的台湾詹氏后裔前来观光、祭祖。灵岩古洞群、古树名木、明清建筑及古文化,是婺源风景的四大特色。“最美乡村在婺源,山川秀丽甲东南”,婺源是唯一一个以县城命名的国家AAA级景区,全县共有一个5A级景区江湾,李坑、汪口、思溪延村、...

江西婺源为什么传承的徽文化?

婺源的文化风俗、房屋建筑、饮食居住和徽州其他各县大体相同,属徽文化的组成部分。 徽文化的形成,主要得力于外来移民,这些移民来源于为躲避战乱而迁徙来到徽州的难民,也包括在这 徽州人家 里做官或喜爱这里山水的人。随着移民涌入和自然增长,当地人口在唐末至北宋的两百多年间大量增加,山多田少的...

婺源历史文化

婺源在古代属于徽州,唐开元二十八年由官府统治。人文主义思潮始于东晋乱世北方士绅南迁,至南宋日益盛行,名曰东南邹鲁。明清时期徽商崛起,到处都有无徽不成城的说法。事业有成,不忘祭祖,回乡大修宗祠。婺源是理学大师朱的故乡。也是学者朱扁、安徽篆刻创始人何震、公园学家蒋勇、齐延怀、铁路工程专家...

朱熹到底出生在哪里?有出生在婺源的证据吗?

宋绍兴二十年(1150)春,时年21岁的朱熹第一次回婺源祭祖,曾经过城北门外,看到幽静而坦然的山边,一泓清水缓缓流过,朱熹说,我从前在梦里到过这里的呀。他的学生告诉他,这里就是朱绯塘。朱熹脱口吟咏道:“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泉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文公山朱子...

仙居有哪些习俗

1、十八罗汉 民间舞蹈十八罗汉源于南北朝时期“18强盗皈依佛门”的故事。相传十八位强盗天良不泯,经神仙点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此造福人寰。所以十八罗汉表演旨在劝人从善行走正道,是一种娱乐和哲理交融的舞蹈表演艺术。2、卵石镶嵌技艺 仙居地处浙东南山区,母亲河永安溪有众多表面光滑,图纹、颜色...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