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地区冬至日物影比例
一、冬至正午时实物与影子的比例是多少
冬至太阳直射北纬23.5°,正午太阳高度角是90-(33-23.5°)=81.5°。事物和影子的比就等于1:sin81.5°=1:0.989 。2米的影子就是2*0.989=1.978米。从冬至开始白昼渐长,民间以中午门前的日影为测标,说“过了冬,一天长一葱”。所以又称这天为“长至”。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
二、到冬至影子是高度的几倍
到冬至影子是高度的1.2倍。以北半球为例,因为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慢慢变短,所以在冬至的北半球,正午时分太阳光影的长度大约是实物长度的1.2倍。大明五年十月十日测得影子长度为10.7750尺,十一月二十五日测得影子长度为10.8175尺(...
三、冬至这一天建筑物的高度和其形成阴影的长度的比例是多少
建筑物的阴影长度、建筑物本身的高度,加上太阳光线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只要知道了这个太阳高度角,求出其正切或余切,就是所要的比例。建筑物的高度和其形成阴影的长度的比例是随着太阳方位变化而时刻不停地变化的。冬至这一天的太阳高度也是不断变化的,对人们日常生活有影响的主要是正午时分的太阳高...
四、冬至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早,中,晚时的影子分别是物体长度的几倍?百度...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与北回归线角距增加到46.5度,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北纬40度左右)角距增加到63.25度,即正午太阳高度只有26.75度。在这个角度下,影子的长度是物体高度的约2倍。至于早晨和傍晚,由于太阳高度可以很低,甚至阳光可以掠射地面(与地面平行)而把物体的影子投射到无穷远处...
五、冬至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早,中,晚时的影子分别是物体长度的几倍?百度...
冬至日北纬30°的太阳高度角为39.6°。所以影子长度为:cot939.6°×物体长度 约等于1.25倍。、早上,以日出为例太阳,晚时以日落为例太阳高度角都为0,因此没有影子。纬度和时间的太阳高度角的求算可以参考公式:太阳赤纬(与太阳直射点纬度相等)以δ表示,观测地地理纬度用φ表示(太阳赤纬与地理...
当冬至日正午时,该物体的影长是多少
当冬至日正午时,该物体的影长计算公式为L=h×cotH。该物体的影长是物体高度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余切值的乘积。影子的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影子越短;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对于中国而言,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高度角最...
为什么立杆测影选择冬至日
1 测量杆长:立杆测影选择冬至日的理由并不是由于当天北半球影子最长,夏至日春秋分也是可以的,主要是因为这几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明确,可以根据当地纬度直接得到太阳高度角来进行三角计算得出杆长。2 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无所谓日期,只要有一根已知长度的杆子,在(正午)时分测出影长,通过三角计算...
比如冬至日,算出21度34分上5米物体的影长……怎么从太阳高度角计算某物...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纬21°34′(在我国广东省雷州半岛北部东经110.5°地点测量),纬度差是45°。所以,在中午(应在12点稍晚的时间)太阳对北纬21°34′东经110.5°照射的入射角是45°,5tan45°=5(米),冬至日,中午21度34分时,算出5米物体的影长是5米。
冬至以后,日出日落时间怎么变化?
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各地昼变长,日出时间提前,日落时间推后;南半球各地昼变短,日出时间推后,日落时间提前。日出的时间会随季节及各地方纬度的不同而改变。传统上认为在北半球,冬至时日出的时间最晚,然而事实上日出最晚的时间该是1月初。同一道理,日出最早的时间并非在夏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