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做法事范围
1、佛家的生活一天是怎样的?
1、4:30起床;2、5:00-6:00上殿做早课;3、6:00-6:30早餐(吃饭也是修行之一,禅宗通常称为“过堂”)4、6:30-7:30开门,打扫卫生或做其他工作。5、8:00-10:00禅修或做住持指派的事情;6、10:00-11:00自修(这个过程寺院也有非硬性的安排,或者禅修念经做法事,或者看殿巡回,每一位僧人...
2、人死了以后,为什么要做七?哪几个七是主要的?
1、佛教说:学者多认为做七习俗来源于生缘说,大约在佛教传至东汉后到南北朝这段时期内形成,从唐初起突破信众范围,走向世俗化。为何要规定“七”为忌日?谓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一个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一个“中阴身”阶段,如童子形,在阴间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仍未寻到生缘,则可以...
3、做法事真的有效吗?做法事能解决什么问题?
做法事,其效果不仅限于补财库。对于运势不佳、家运低落、感情不稳、创业受阻等多方面问题,法事都能提供帮助。具体表现如下:1、改善运势,招财辟邪,增强缘主财运,运势转好。2、驱除阴邪,挡避小人,提升居家氛围,减少晦气。3、增进感情,感情升华,促进双方和睦相处。4、改善生意,助其增加财运,提...
无事不登“三宝殿”中的三宝殿是什么地方?
佛的活动场所,也就是指佛教徒登场举办事情的地方;法的活动场所,指佛家珍藏经书的楼阁;僧的活动场所,也就是指和尚睡觉的禅房。这三处地方,外人不能随便进去,进出的都是佛门弟子,故称“三宝殿”。而且不是哪里都有三宝殿的,只有大的寺庙里面才会有的。而且这么说来的话主要是一个代称,这三个...
是指什么?“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殿”?
佛指大知大觉之人,法即是佛所说的教义,僧指继承和宣扬教义之人。三宝殿,即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以及僧人“燕息”的宁静禅房。这些地方是佛教的清静高洁之地,不可随意乱闯,这是中国具有浓重佛教传统国家的习俗。去三宝殿的场合多种多样。
三宝殿指的是哪三殿
小说中多次提到“无事不登三宝殿”,这里说的“三宝殿”,指的是佛教弟子登场做法事的三个地方,分别是:大雄宝殿、藏经楼和僧人的禅房。而这三个地方又被佛教称为:佛、法、僧三宝。“佛”,就是“大众登场藏事”的一个场所,通常指寺院中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用来供奉佛的,有三尊佛...
无事不登三宝殿,哪些事需要去三宝殿?
在古代,古人请愿、祈福,请求寺院法师做法事,超度、辟邪,才会去寺院,就像很多电视剧里演的那样。这代表了一种崇尚吉祥的暗含的含义。自古以来,佛教以慈悲为怀,去那里请愿、还愿,更代表了一种虔诚,实现的可能性更大。而到了现代,“无事不登三宝殿”的含义引申开来,不仅仅是在三宝殿这个地点可以...
为什么人们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无事不登三宝殿中的三宝殿指的是什么?三宝殿是指佛教中的佛、法、僧。我们都知道佛家以慈悲为怀,从一方面来讲,它更是代表了一种博爱,一种宽广的胸怀,能够容忍时间所有的烦恼、所有的怨恨。当我们去登三宝殿的时候,我们更主要是期望获得一种帮助这种帮助,这种帮助主要是精神...
三宝殿是什么意思
具体场所:大雄宝殿:这是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是寺庙中最主要的殿堂。藏经楼: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是保存和传播佛教教义的重要场所。宁静禅房:僧人“燕息”的地方,也是僧人修行和冥想的场所。文化含义:在汉语中,“三宝殿”还常用来比喻没有事不会登门造访,只要登门,必是有事相求。这...
“无事不登三宝殿”指的是哪三殿?
三宝殿:佛教信徒登场做法事的地点“大雄宝殿”;佛家珍藏经书、经典之所“藏经楼”;还有僧人“燕息(即和尚等出家人睡觉之意)”的“宁静禅房”。“三宝殿”也是通常说的中国三大殿,为北京故宫"太和殿"、山东曲阜孔庙中的"大成殿"和泰山岱庙里的"天贶殿"。太和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