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冬至的习俗和传说

匿名2025-08-04 09:5449 阅读30 赞

一、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习俗是哪些

在莆田,扫墓的时间因地区而异,有些地方选择在清明节扫墓,而有些地方则选择在冬至扫墓。一些老一辈的人认为冬至扫墓可以避开春耕,不会耽误农活;也有传说是因为古代农民粮食少,清明前后无法准备“三牲”祭品,而冬至前后则是秋收后粮食充足的时候。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

二、莆田冬至扫墓的习俗?

人们从此相沿成冬至搓圆刁俗。这则传说当然是天方夜谭,不过福建许多地方冬至都有搓圆仔的风俗,而且搓圆仔时要用老姜,却是千真万确的。

莆田冬至扫墓的习俗?

三、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习俗是哪些

冬至当天早上,当家女人起早给全家人下搓好的汤圆。吃完汤圆,举家上山扫墓。由于“冬至暝”夜最长,小孩子又爱吃“丸仔汤”,故有“爱吃一碗丸仔,盼啊天不汤光”的俗谚。拜祭祖墓 吃完汤圆该去扫墓啦!在莆田,有些地方清明节扫墓,有些地方则是冬至扫墓。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冬至扫墓还有一...

莆田冬至的民族文化 习俗是哪些

四、莆仙地区冬至有什么民间风俗?

  冬至祭祀扫墓的习俗有因:一是冬至扫墓,可避开春耕农忙,不会耽误农活,且古代农民粮食少,清明前后无法办理“三牲”祭品,而冬至前后秋收粮食充足;一是莆田人“思亲情感”厚重,团圆意愿强烈,心理上迫切渴求与祖先团圆。   林成彬告诉记者,冬至在我市民间有“团圆日”之称,人们不单希望在世的家人能够相聚,...

五、仙游人的冬至习俗?

仙游人在冬至这一天需要扫墓,至扫墓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避开春耕,不会耽误农活,也有传说是因为古代农民粮食少,清明前后无法办理“三牲”祭品,冬至前后则是秋收后粮食充足的时候。仙游县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位于东经118°27'—118°56',北纬25°11'—25°43'之间,县域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

仙游人的冬至习俗?

2021冬至要穿红色吗

中国的习俗很多,本命年冬至穿红色衣服,红色代表着是红红火火,本命年穿红色衣服预示着吉祥如意,一切顺利。但是这个根据个人的喜好习惯,如果你在意了就会穿,如果你不在意的话就无所谓了。比如莆田,在那里冬至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节日,并在古代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穿上红衣服去山上扫墓...

莆田风俗

冬至节还有扫墓习俗。 除夕 农历除夕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凡有外出者都要返回家中团聚。莆田人称除夕是“做岁”,顾名思义就是在此岁与岁的交接间,庆贺过去的一年里的年丰人寿,预祝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所以春节一般是从“尾牙”即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开始的。“尾牙”这天旧时业主宴请雇员,付清工资,结束这一年的雇...

冬至为什么要扫墓 冬至扫墓习俗的由来

冬至最初在周代起,主要是为了像神明和祖先祈福消灾,乞求来年减少饥荒与死亡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而经过多年的演变变成了祭祀祖先、上坟的习俗。到现在上坟主要流传在潮汕,每年上坟扫墓一般在清明和冬至,谓之“过春纸”和“过冬纸”。一般情况,人死后前三年都应行“过春纸”俗例,三年后才可以行“过冬...

莆田有什么民风民俗

莆田有以下两种地方习俗:(1)一年过两次年,原莆田县是大年初四,仙游县是大年初五。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而且大年初二不访友,为了警示大年间被倭寇入侵的史实,当地百姓规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一直沿袭。(2)莆田元宵节,时间跨度长,从正月初六到正月廿九结束,堪称全国最长的元宵...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