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是谁写的诗?

匿名2025-04-28 07:593 阅读7 赞

1、诗句“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

该诗句出自是唐代诗人崔液创作的的七绝组诗《上元夜六首·其一》。上元夜,指旧历正月十五夜,又称元宵节,我国素有元宵赏灯的风俗。该诗描写了当时京城长安元宵赏灯的繁华景象。“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玉漏银壶”,计时的器具,古代以漏刻之法计时,具体方法是用铜壶盛水,壶底打通...

诗句“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

2、正月十五夜的诗句是什么?

2.《正月十五夜》的诗篇赏析:这首诗是苏味道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中的佳作,广受后人赞誉。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市民元宵之夜的热闹情景。首联“火树银花合”形成了成语“火树银花”的来源。颔联“星桥铁锁开”展示了人流如织,明暗交织的场景。颈联“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表现了夜游...

3、张枯在写正月十五夜灯时的背景

1、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描述的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神都洛阳的元宵夜景。2、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长安城元宵之夜的繁华景象。根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的记载,每年的这一天,长安城会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间不戒严,整个城市彻夜欢腾。3、诗的首联概括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整个城市灯火通明,尽管禁...

张枯在写正月十五夜灯时的背景

正月十五夜作者简介

苏味道,字不详,出生于648年,逝世于705年,是中国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他自幼才情出众,九岁即能诗文,与李峤并称为“苏李”,在初唐文坛上声名卓著。苏味道在乾封年间考中进士,早期担任咸阳尉,因裴行俭的赏识,随其出征突厥,任书记官职。苏味道在武则天时期活...

正月十五夜的作者是谁

《正月十五夜》的作者是唐朝的苏味道。苏味道,赵州栾城(今河北栾城)人。九岁即能成诗,二十岁中进士,后任成阳尉。深得吏部侍郎裴行俭器重,两次以书记之职随其征讨突厥。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出为集州刺史,不久官拜天官侍郎,圣历初年官至宰相,颇得武后信任,共三次出任此职,前后共...

《正月十五夜》是谁的作品?

《正月十五夜》是苏味道的作品。《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写的一首咏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的古诗。洛阳城皇城城门端门的布灯习俗可以追溯到隋炀帝时期,至唐代已盛极一时。这首景色诗是诗人在一次正月十五夜诗歌比赛中的夺魁之作,也是深受后人推崇的佳作。诗中描写...

正月十五夜写的是什么时令

《正月十五夜》是唐朝苏味道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写的一首咏神都洛阳城元宵夜“端门灯火”盛况的古诗。洛阳城皇城城门端门的布灯习俗可以追溯到隋炀帝时期,至唐代已盛极一时。铁锁开:比喻京城开禁。唐朝都城都有宵禁,但在正月十五这天取消宵禁,连接洛水南岸的里坊区与洛北禁苑的天津桥、星津桥、黄道...

请问古诗《正月十五夜灯》讲的是什么故事?

古诗《正月十五夜灯》是唐代诗人张祜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诗意:元宵佳节,千家万户走出家门,街上亮起无数花灯,好像整个京都都震动了。无数宫女尽情的欢跳连袖舞,人间的歌舞乐声直冲云霄,传到天上...

诗词赏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唐代,孙逖《正月十五日夜应制》诗中说:“洛城三五夜,天子万年春。彩仗移双阙,琼筵会九宾。舞成苍颉字,灯作法王轮。不觉东方日,遥垂御藻新。”可与此诗相印证,可见隋唐时代洛阳皇城端门的元宵节观灯盛况。是说原本黑洞洞的城门与黑沉沉的城河在节日的夜晚也点缀着无数的明灯,远远望去有如...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是哪首诗

无妨思帝里不合厌杭州是《正月十五日夜月》白居易。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元宵节夜晚,看到街头巷尾张灯结彩,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欣赏花灯,忍不住感慨而作。诗中描绘了元宵夜的热闹和喜庆,同时通过这个景象,表达出人们对于团圆和美好的向往。十五夜观灯是这首诗的开头,简洁明了地交代了时间和事件。在元宵...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