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超度法事
一、打醮是什么民俗
打醮,是道士设坛为人做法事,求福辟邪的一种法事活动。是客家独特的传统习俗。在过去,客家地区盛行“打醮”习俗,是一种由民间发起以赈济和超度无主孤魂为内容的宗教活动仪式,故也有称“度孤”。醮会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农历七月十五日“盂芝盆节”这一天,也有定于农历十月某一。一般是隔三...
二、闽粤客家人把做道场称作什么 四川做功德的风俗
闽粤客家人把做道场称作做功德、做法事、打斋、做斋等。时间一般是1—5日,不满1天的客家话叫“救吾”,即下午场。做功德时,先在家门前空地搭建功德厂,以竹木搭架,布幕罩顶,竹笪为篱。因搭建在通路上,需写借路纸条,分贴在道路两端,以示礼貌。功德厂搭好后,道士等在棚内建一神坛与祭坛...
三、香仪是什么意思
丧礼是有关丧事的礼仪。葬礼礼仪是各民族传承下来的一种特殊文化,各个地区差距很大,就是相隔数十里的村落,一些讲法和做法也不尽相同。语出《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死亡。"香仪一般是指丧礼收到的礼钱,又叫白仪包,一般是用白纸包的礼钱。在客家人的香仪中,数额...
四、客家人7月14日什么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元节,南方地区也将其称为四大鬼节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带着祭品去坟墓祭祀先祖,这与清明节的扫墓活动相似。在封建社会,地方政府还会命令寺庙举行法事,超度阵亡的士兵。中元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大量焚烧纸钱。道教称中元节,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或孟兰节,民间也...
客家人最具特色的风俗
特色描述:打醮是客家地区的一种传统宗教活动,旨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打醮期间,会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包括诵经、祈福、驱邪等。文化意义:打醮反映了客家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元宵节提灯笼 特色描述:在元宵节期间,客家人会制作各种精美...
农历七月十四,广东人称为什么节日?
1、【节日由来】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举行设食祭祀、诵经作法等“普渡”、“施孤”布施活动,以普遍超度孤魂野...
莫吊诸俗是什么意思 做道场与做佛事是什么
有的地方是在出殡前举行开路仪式,如广西凤山的客家人就是如此,死者入棺后仍停柩于家,而在出殡前,才请道现念经,敲锣鼓,吹牛角,作符法两日夜,名曰开路。贵州开阳一带的贫者办丧事时,往往“仅于发引前延僧至,略事超荐,曰开路”。而富裕丧家除了开路外,还做其他超度仪式。台湾也有同样的...
永定客家有哪些民间信仰?
清代嘉庆年间,金砂乡有张姓客家人迁徙到台湾彰化县,也将定光古佛分身到彰化的八卦山大佛寺。台湾的定光佛最早就是从永定县金砂乡金谷寺传播过去的。金砂金谷寺每年举办各项法事活动,如定光佛生日,四月初八佛祖诞生日、观音诞生、成道、涅槃的法会。以往祭祀定光古佛为每年十月初一、二、三,后来改为...
永定客家有哪些民间信仰?
1. 永定县位于闽粤边界山区,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在这样的环境下,当地的客家人倾向于信仰神灵,以求在困难时期得到庇护。因此,永定县的民间宗教信仰非常盛行,这在客家地区中具有独特的地位。2. 在永定县,客家人对妈祖的信仰非常普遍。清末时,永定县的天妃宫数量已达到40多个。每当有妈祖庙,乡村里的...
农历7月14日是什么日子呢?
中国道教称之为中元节,佛家称之为盂兰盆节也叫孟兰节,坊间又称为7月半,一部分客家人的叫法,相比于中秋节为则为8月半,节日的庆典活动从阴历七月初一进行,一直持续到七月三十日,长达30天。中元的来历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被称为四大鬼节或盂兰盆会,佛家也在这天,举办超度的水陆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