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过年时的风俗及由来
1、宁波风俗有哪些呢?
4、上灯夜 元宵夜。元宵又称上元,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也是春节的最后一夜,民间有洗扫和点上灯笼到各处“照爬虫”的习俗。照完“爬虫”后将灯挂于醒目处,逐步形成元宵灯会,故有上灯夜之称。5、相量盏 孩子上学时分发的点心。旧时孩子第一次上学,家长备相量盏,以小盏盛饭和糖果,分送给其他新同学,作为见面礼,以示“结缘
2、浙江省宁波市春节习俗俗
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
3、宁波的春节习俗有哪些?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小孩给长辈磕头拜年,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
宁波新年传统文化、贺岁习俗。
传统习俗是把压岁钱放在孩子的枕头下。因“岁”与“祟”谐音,民间认为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使孩子化凶为吉,平安度过一岁。现在很多长辈习惯在春节接受拜年时塞压岁钱给孩子。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凌晨早起放炮竹,吃汤圆,走亲访友,欢度新春。农历正月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初五早晨要放鞭炮来庆祝...
宁波人过春节的习俗(要简单易懂)
4、腌 咸 蟹 宁波人过年的餐桌上没有红膏炝蟹肯定是不行的,就像是传统戏曲的保留剧目,没它不行。5、祭灶神 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宁波有个老习俗:“十二月廿三祭灶君,五色灶果摆当中”。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6、谢年羹饭 年前...
宁波现在过年的风俗习惯
也有妇女“走三桥”的习俗,谓可以全年消除百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旧时春节习俗中一些封建迷信的内容已被逐步抛弃,但有些好的习俗也淡化了,以致老一辈宁波人常常感叹年味少了。春节是一个美好理想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内容丰富,五彩缤纷,象征吉祥、和谐的节日;是举国欢庆,最能表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
谁知道春节的来历、各地过春节的风俗、家庭几代人过春节的对比?
来历:春节源于上古时代的祭神祭祖活动,是由这个活动演变而来的 各地春节风俗 浙江乌程县用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点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
宁海人过年习俗
1、祀灶:至农历腊月二十日,大家小户准备过年,灶司菩萨要升天。送灶神的仪式,宁海人称“祀灶”,即祭灶。这一天一定要吃灶糖,灶糖是一种麦芽糖,同时要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2、拂尘:举行过祭灶后,便...
宁波有哪些特殊的民俗民风,他们的由来是什么?有什么特殊含义?
宁波人过冬至风俗:旧时各家以芦穄粉搓圆子,叫芦穄汤果。后渐改为糯米粉圆子,加番薯粒,叫番薯汤果。先供灶神,再全家吃。俗称“冬至小年夜”,俚语“冬至大如年,皇帝佬倌要谢年”。这天长辈嘱咐小孩不可啼哭,大人也不打骂小孩,不可摔坏东西,否则视为不吉利。大族开祠堂门,具牲礼神祭祖...
各地的春节民间风俗
各地的春节民间风俗,潮汕地区游神,宁波人备年货,东北人会杀猪。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天。从年尾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