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初一俗称什么?

匿名2025-07-29 23:5035 阅读16 赞

一、腊月初一是什么节

腊月初一是咬灾节,也被称作“蹦一蹦”。关于腊月初一,主要有以下两个重要习俗和含义:咬灾:顾名思义,到了腊月初一,老百姓要吃能够爆开的食物,比如爆米花、炒花生、炒黄豆、炒瓜子等,并且还要蹦一蹦。老一辈将此叫做“咬灾”,据说这样可以消灾避难。关于咬灾还有一首民谣:“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

腊月初一是什么节

二、腊月初一是什么意思

1.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亦称蜡月。2. 腊月初一指的是腊月的第一个日子。3. 腊月的称谓与自然季节关系不大,主要是源于岁末的祭祀活动。4. “腊”字原本是年终祭祀的名称。5. 汉朝的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提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称大蜡,汉改为腊。”6. “腊”字还有一种解释,即“...

腊月初一是什么意思

三、腊月初一是什么意思

1. 农历十二月俗称为腊月,亦称蜡月。2. 腊月初一指的是腊月的第一天。3. 腊月的称谓与自然季节关系不大,而是与岁时祭祀相关。4. “腊”原本是年终祭祀的名称。5. 汉朝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提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6. “腊”有猎取禽兽以祭祀先祖的含义,也有因...

四、腊月初一是什么意思

1.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亦称蜡月。2. 腊月初一指的是腊月的第一天。3. 腊月的称谓与自然季节关系不大,主要是源于岁末的祭祀活动。4. “腊”原本是年终祭祀的名称。5. 汉朝应劭在《风俗通义》中提到:“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6. “腊”有猎获之意,表示通过田猎获取禽...

腊月初一是什么意思

腊月初一是什么意思

腊月初一即农历十二月的第一天,这一称谓主要与岁末的祭祀活动有关。一、腊月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又被称为腊月或蜡月。这一称谓的起源与自然季候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深深植根于古代的祭祀文化之中。在古代,人们会在这一月进行重要的祭祀活动,以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同时也是对过去一年辛勤劳动的总结和...

腊月初一是什么意思

农历十二月又称为腊月,也称蜡月。而腊月初一即腊月一天。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

腊月初一是什么意思?

腊月初一,作为每个月份的开端,被古人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正月初一,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特别重要。它不仅是新年的开始,也是诸如聚财、饮酒、放鞭炮、占卜来年吉凶、拜年等一系列传统节日习俗的开始。在古代中国,每个月份都有其独特的名称,十二月除了被称为“腊月”外,还有“除月”、“末冬”、“...

腊月初一是什么意思

1. 农历十二月,亦称腊月或蜡月,是中国的传统月份之一。2. 腊月初一,即腊月的第一天,标志着这一月的开始。3. 腊月的称呼并不直接对应自然季节,它的来历与岁末的祭祀习俗密切相关。4. “腊”字最初的含义是指年终时的祭祀仪式。5. 汉朝的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夏曰嘉平,殷曰清祀...

腊月初一是仙家什么日子

腊月初一,被称为“咬灾节”,并有着“吃5样,忌3事”的传统,目的是为家人消灾祈福。这一天,民间有“腊月初一蹦一蹦,全家老小不得病”的俗语,体现了人们对这一特殊日子的重视和祝福。自古以来,腊月初一被赋予了“咬灾节”的意义,人们在这一天会通过特定的饮食习俗来祈求家人平安健康,驱除不幸。

腊月初一是什么意思

农历十二月,也被称作腊月或蜡月,是农历年的最后一个月份。腊月初一,即这个月的第一天,其命名与自然季节的变换没有直接联系,而是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腊”这个字,原本就是年终祭祀的名称。据汉代学者应劭在《风俗通义》中的解释,不同的朝代对岁末祭祀有不同的称呼:夏朝称为“嘉平”,商朝称为...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