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运程地区霜冻灾害面积
一、青岛自然灾害多吗
2015年,全市共降水433.8毫米,是1952年以来第二严重干旱年。全市1—10月均发生不同程度旱情,受旱面积20.1万公顷,受灾面积9.9万公顷,成灾面积7.5万公顷,绝收面积5.1万公顷。2016—2019年,全市旱情仍然较重,受旱面积6.5万—12.0万公顷,受灾面积1.4万—4.6万公顷,成灾面积1.0万—2...
二、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严重冻害年如1968、1975、1982年因冻害死苗毁种面积达20%以上。1977年10月25~29日强寒潮使内蒙古、新疆积雪深0.5米,草场被掩埋,牲畜大量死亡。2011年12月,广西东北部发生霜冻灾害。2012年1月南方出现两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油菜等作物及露地蔬菜遭受霜冻和冻害,云南西南部部分地区橡胶、咖啡、...
三、中国“三年特大自然灾害”
大面积的干旱:1959年至1962年,中国的大片农田,特别是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山东等粮食大省,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干旱侵袭,导致粮食生产几乎瘫痪。年间全国粮食减产高达611.5亿公斤。涝灾与洪涝的双重打击:1960年,中国北方干旱的同时,东部沿海地区又遭受了洪涝灾害,11个省份受灾。1961年,内...
四、甘肃一年四季的气候特征是什么
2. 年平均气温在0至15℃之间,全省75%的面积处于干旱和半干旱区。3. 主要气象灾害包括干旱、暴雨洪涝、冰雹、大风、沙尘暴和霜冻。4. 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陇南山区和祁连山东段降水相对较多,乌鞘岭以西地区降水明显减少。5. 6至8月份降水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50%至70%。6. 全...
沽源霜冻最早的一年
截至8月24日9时统计,张家口市沽源县、崇礼县9.5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8.3千公顷,其中绝收1.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由于冷空气的入侵,温度骤降,当气温在短时间内下降到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以下时,使农作物遭受冻害的现象。往年在9月下旬...
福建安溪茶园遭遇低温霜冻
福建安溪县的茶园在春季茶叶采摘的关键时刻遭遇了意想不到的低温霜冻灾害。4月14日和15日凌晨,祥华乡的高山茶园遭受重创,据统计,受灾面积达到了16650亩,占据了全乡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一。当地政府已向县里报告了灾情,并着手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村民们对此感到痛心,如白玉村的詹坤林表示,原本预计半...
冻害发生的原因 产生冻害的原因有哪些
二是农业技术措施,如灌溉法:在霜冻来临的前一天,在作物田间灌水,把较温暖的水灌入农田里,使土壤热容量增加,同时提高了低层空气的温度,缓和了温度下降,从而达到防霜的目的。 覆盖法:适用于种植面积较小的蔬菜及瓜类,在霜冻来临前,用不同的覆盖物盖在防冻作物上面,既防止外面冷空气的侵袭,又...
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在过去的40年中,一般年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4000万~4700万公顷,受灾害影响人口约2亿,因各种自然灾害死亡人数从千至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亿元。1989~1992年的4年,年均损失约为全球20世纪90年代初年均损失500亿美元的1/4。(3)时空分布广,灾害的地域组合明显。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地域组合...
寒潮天气对我国的影响
历史上每次寒潮几乎都会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受损,灾害程度因冷空气入侵范围不同而异。寒潮过境后气温骤降,持续一至数天。西北、华北降温幅度大,中部、南部降温小,但可能有冰冻、霜冻现象。1955年1月,武汉、上海、南宁出现极端低温,海南罕见霜冻。苏、皖、鄂、湘、赣等地连续降雪10-15天,交通、电讯...
受灾与成灾的区别与联系
在农业灾情的统计中,受灾面积指的是在同一块土地上遭受的各类灾害中,影响最严重的一次灾害所波及的面积,不重复计算。而成灾面积则特指在受灾面积中,农作物因灾害导致实际产量比常年减少30%以上的种植面积。二、受灾与成灾的含义区别:受灾面积是指在一年内,农作物因旱灾、水灾、风雹、霜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