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在腊八的传统民俗
一、东阳人腊七腊八干什么
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其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儿 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
二、浙江各地春节习俗有哪些
杭州回味古老的年味,农历腊月初八,也称腊八日,杭州先民一般都要用胡桃、松子、莲子、枣子、芡实、桂圆和荔枝做成腊八粥,并馈赠亲友,这是杭州人过年的前奏。这碗粥起源于南宋寺庙,原本为僧家斋供用品,称之为“七宝五味粥”。绍兴人的岁时习俗,不仅历史久远,且颇有地方特色。虽时移世易,不少习俗...
三、各地过年风俗习惯
打醋炭,是一种独特的习俗,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打醋炭”要在家里的每个角落进行,意为驱邪,实际上这是一种科学的杀菌消毒的办法。夜幕降临,老年人总是虔诚地敬神点香烧纸,领着好奇的孙子们叩头。大孩子忙着放炮、点火塔塔。细心的婆姨在门边放上炭块和冰块,在门后立个擀杖和刀斧,据...
你的家乡过年有什么习俗?
旧时,浙江东阳一带,进入岁末腊月,民间有一种“抲年鬼”的风俗。“抲年鬼”从腊月初一开始,到十五结束。因为,这时候旧岁将要辞去,新年就要到来,为了千家万户,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过新年,因此要把一切人间之鬼抲除干净,以免祸患滋生。“抲年鬼”者,都为街头乞丐或无业游民,头戴一顶武状元帽...
江浙沪的开门炮有什么意义?
江浙沪地区年初一的传统习俗包括打“开门炮”,这一活动象征着送旧迎新和迎接福气。尽管城区大部分地区现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但在周边农村地区,年初一的“开门炮”依然是一个重要的传统。在打过开门炮之后,家中的男女老少会穿上新衣。主妇会烧佛茶,并准备各种祭品,摆放在香案上。中堂会挂上祖宗的...
江浙沪的开门炮有什么意义?
主妇烧佛茶,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浙江传统文化和饮食:(1)金华有不少民俗活动历史悠久,以戏曲最为著名:婺剧折子戏、浦江乱弹、木偶戏、永康醒感戏、东阳傀儡戏等精彩纷呈。
关于腊八唯美古诗四句(28首腊八诗词)
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今天,跟隐娘一起读读这28首腊八诗词,看看古人是怎么过腊八的吧!《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唐代:孟浩然石壁开金像,香山绕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宝应有哪些古老的习俗
腊八:腊月初八。一般人家用糯米,红豆,黄豆,青菜等八样食品煮粥,俗称“腊八粥”。相传吃了腊八粥,得神佛保佑,来年五谷丰登。今虽以示淡化,但吃腊八粥的习俗尚存。送灶:腊月二十四日。民间有“送灶”的习俗。古代官宦人家为二十三日送灶,民家为二十四日,俗称“官三民四”。是日晚。人们用灶糖...
南方的和北方春节的习俗
南方叫做“汤圆”,在江苏,上海等地,大年初一早晨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道教称之为“上元节”。据元代伊土珍《(女郎)环环记》引《三余帖》记:嫦娥奔月后,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见,自称为嫦娥之使,说:“夫人知君怀思,无从得降,明日乃月圆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团团...
腊八古诗名句有哪些(56首腊八诗词)
腊八由东阳至金华肩舆值雪,用洛翘赠行诗韵 其一清· 许传霈车驰一路静无哗,司马题桥今莫夸。天为旅人添好事,雪非诗意不飞花。空林落寞栖巢鸟,茅屋依稀卖酒家。嗟我仆夫殊老马,涂迷日暮怅三叉。腊八清·夏仁虎腊八家家煮粥多,大臣特派到雍和。对慈亦是当今佛,进奉熬成第二锅。腊月八夜雨宋· 周文璞愁云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