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福州有什么习俗?

匿名2025-08-12 14:5750 阅读10 赞

1、福州人冬至吃什么

冬至米团:福州人在冬至这天有吃冬至米团的习俗。冬至米团是由糯米制成的,口感软糯,象征着团圆和和睦。在冬至前夜,全家人会围坐在一起搓米时,这一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氛围,还寓意着家人之间的团聚和和睦相处。节日名称:福州人将冬至称为“冬节”或“团圆节”,这进一步体现了冬至在福州人心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团圆和睦的美好寓意。综上所述,福州人在冬至时会选择吃冬至米团来庆祝这一...

2、福州冬至有哪些习俗福州冬至有什么传统

7. 随着着冬至节气的敬奉祖先,在福州市也有许多关于冬至的童谣,如“搓米时齐搓搓,依妈疼依哥,依哥有老婆,依弟单身哥”。8. 因为冬至节气期内多见大晴天,气侯较为干躁,因此也是一年中自己酿制红葡萄酒的黄金时间。在冬至节气前放进坛中可大大减少红葡萄酒变味或长黄曲霉菌的很有可能。9. ...

福州冬至有哪些习俗福州冬至有什么传统

3、福州冬至吃什么,你知道吗?

米时的由来与制作:福州人在冬至有搓米时的习俗,“米时”是“糍”字福州话的读音。米时是由糯米配黄尖米磨成的米浆,压至干后而成的浆剂,也叫粉团。全家会围坐在桌子周围,动手将浆剂搓成像汤圆似的实心丸子。米时的寓意:搓米时不仅是一项家庭活动,还寓意着团圆、“时来运转”和“肥姆早发”。边...

4、福州冬至习俗有哪些?

福州人民很早就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时节正值寒冬,但这里的天气总是晴天。因此,在冬至到来的前些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用石磨加工冬至粉,福州方言称之为“冬至擦”。这种糯米粉一般是按糯米与晚米7:3或8:2的比例搭配,磨前需用水浸渍3~4天,每天换水。据说这样做能让煮团团时汤水不容易糊...

福州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福州称冬至为“冬节”、“团圆节”,在冬至前夜全家围坐搓“米时”,寓意团圆。搓好之后,冬至早上煮熟,外裹黄豆粉加糖食用,象征好运。出嫁的女儿会在冬至当日送米时回娘家,以表孝心。每逢冬至,每户人家都是老老少少一大家子人,围着个大竹箩搓米时。传统习俗 桌上还会点上一对大红蜡烛,摆上10...

福州传统习俗,祭拜闽王搓“米时”迎冬至

福州人过冬至的传统习俗主要包括祭拜闽王和搓“米时”。祭拜闽王:福州人在冬至时节有祭拜闽王王审知的传统习俗。这一习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冬至祭祀天地先贤的传统,人们通过向闽王虔诚敬拜,表达对其功绩的敬仰和怀念。搓“米时”:搓“米时”是福州冬至习俗中的另一项重要活动。“米时”是一种由糯米制...

福州人冬至吃的叫什么

福州人冬至吃糍粑的习俗源自一个古老的传说。故事讲述一个福州青年被雌猩猩抓走,与雌猩猩生下一子。几年后,青年趁雌猩猩外出,带着儿子逃回家。儿子离开了母亲,日夜哭闹,青年想起雌猩猩喜欢吃他做的糍粑,于是做了糍粑放在门口。雌猩猩闻到糍粑的香味,找到青年一家,从此团聚。冬至吃饺子有句俗语:...

福州冬至吃什么风俗食物

每当冬至来临,每个家庭都会聚集起老老少少的亲人,围坐在一个大竹箩旁共同搓制“米时”。传统习俗中,桌上还会点燃一对大红蜡烛,摆放上10双红漆筷子、10个大福橘,以及用纸制作的四季花等,这些都是象征家庭团圆和富含吉祥意义的物品。在福州话中,“米时”发音类似于“细”,也被称作“拔隆细”...

福州的习俗有那些

习俗:家家户户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送给亲朋好友,已出嫁的女子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煮鼎边“做夏”:特色食物:鼎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多种海鲜和配料,味道鲜美可口。文化意义:成为福州著名的风味小吃和地方特殊标志,离乡旅居海外的福州人对此有深厚的情感寄托。搓丸:时间:冬至...

福州冬至吃什么

米时。“米时”不是糍粑,区别在制作流程。“米时”是将生糯米用磨盘磨成米浆,而糍粑是用熟糯米放到石臼里捣成糊状。搓“米时”时,桌上要放福橘,象征吉祥如意;还要摆上一对胖乎乎的小泥人,寓意“回进宝”。搓“米时”时,需将糯米粉搓成丸子,在糖粉中来回滚动,寓意“时来运转”,祈福来年好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