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皇帝立夏祭祀
1、立夏的来历故事简短
周代时,周王会亲自带领文武百官到都城南郊迎夏,并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盛大仪式。后来,这种迎夏礼被历代统治者传承。皇帝在迎夏时会穿朱衣,用生肉、鲜果、五谷和茶叶等祭祀古帝。这个习俗后来流传到民间,就有了立夏尝新的举动。因为这个时候地里蔬菜茂盛,林间鲜果初熟,确实是尝新的好时机。现在江浙一带还有“立夏见三新”的
2、立夏节节日习俗
据《岁时佳节记趣》记载,先秦时期,帝王会在立夏这一天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举行盛大的迎夏仪式,他们身着朱色礼服,佩戴朱色玉饰,乘坐赤色马车,象征着对五谷丰登的期盼。到了明代,皇帝立夏赐冰给大臣成为一项传统,凌官会取出窖藏的冰块赏赐给官员,表达丰收的祝愿。民间的立夏日习俗也各具特色,如古人...
3、立夏的来历故事简短
迎夏之时皇帝要穿朱衣,同时以生肉、鲜果、五谷与茗茶等祭祀古帝。后此俗流传至民间,便有了立夏尝新之举。因为此时地里蔬菜繁茂,林间鲜果初熟,确是尝新的大好时节。如今江浙一带仍有“立夏见三新”之说,所谓“三新”就是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3、立夏还有烹制新茶的习俗,实际上是传统尝新...
立夏的民俗是什么?
在明代到了立夏这天皇帝还会派掌管冰政的凌官将上年冬天储存的冰从地窖中挖出来,把大块的冰分割成小块,再由皇帝赏赐给各位官员,而民间百姓则会喝冷饮来降温消暑。2、吃立夏饭 每逢立夏,在部分地区家家户户都会做上一锅“立夏饭”,算是立夏的一种食俗,传统的立夏饭会选用赤豆、绿豆、黄豆、黑豆...
古代立夏时节 皇帝率领文武百官要拜祭谁
立夏这天,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到京城外的南郊迎夏,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并指定官员到全国各地勉励农民耕作。《礼记·月令》中说:“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返,行赏、封诸侯,庆赐逐行,无不欢悦。”立夏...
中秋节形成之前的祭月礼制 皇帝祭祀月亮的活动
进入《礼记》时代,对祭月的场所也进行了规定。祭日于坛,而祭月于坎。坛为阳,象征高起;坎为阴,象征低陷。这种阴阳观念在祭月仪式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至明代嘉靖九年(1530),夕月坛(月坛)的建立,更成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月神的重要场所。除了固定的祭祀仪式外,皇帝在特定时节也会进行祭月活动...
中秋节形成之前的祭月礼制 皇帝祭祀月亮的活动
明代嘉靖九年(1530)建起夕月坛(月坛),清代沿用。皇帝祭祀月亮的活动 夕月坛即月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月神的地方。在别的日子里,皇帝也有祭祀月亮的活动,如在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进行的四时迎气祭典,也配祀月亮,但一般不是定时定点地专祀月亮。上古民间祭月本无固定的日期,皇家祭月大典...
古人消暑的活动叫什么
明代立夏日,皇帝还会赐冰给文武大臣。文学家钟惺的《夏冰》描述了这一情景。至晚清,北京仍保留赐冰的传统,从暑伏日到立秋,各官署按官员等级发放冰票,人们可凭借此票领取冰块。2、杀狗祭祀:古时候,人们相信酷热是恶鬼作乱,因此需以狗血祭拜并食用狗肉以避邪。这种习俗可能源自上古时期,与后来认为...
迎夏节迎夏节的由来
在周代,天子会率领三公九卿到南郊进行祭祀活动,以迎夏。到了明代,迎夏习俗有所变化,如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所述,立夏当天,皇帝会开启窖藏的冰块,将之切割后赏赐给文武大臣。这种赐冰的习俗并非始于明代,而是可以追溯至两宋时期,那时皇帝向群臣赐冰已成惯例。
祭日是什么意思?
祭日,古代重要祭礼之一,由来已久,源于华夏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夏商周三代都有祭日的传统。夏尚黑,祭日在日落之后;殷尚白,选在红日当顶时举行;周尚赤,习惯于早晨和黄昏时祭日,此时太阳皆呈红色但周代以“天”为最高神,日神品位下降,只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时节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