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中元节的风俗
1、绍兴“盂兰盆会茶”
绍兴风俗有盂兰盆会的盛事,专为给鬼过节。家家户户,从七月十三夜间到七月十八午夜,在天井设七至九碗茶水,供过往鬼魂饮用,名之曰“盂兰盆茶”。七月十五古谓中元节,俗称鬼节。绍俗有“七月十三,枉死城中的孤魂野鬼放出来了”的说法,称“放光野鬼”任他们“自由活动”五天,至七月十八才收进去。而民间这段时间,多演“目莲戏”,所以戏台旁必大缸“青蒿茶”供看客饮...
2、绍兴人祭祀称做“更饭”字怎么写?
羹饭,民间秋祭供品。曾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夏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各家备新收的谷物供奉祖先,行秋祭礼,以告祖先秋成,届时以新收的米或谷,杂以新收的瓜果,煮成粥敬献,名为“羹饭”。《水浒传》第二六回:“ 武松叫士兵去安排羹饭。武松就灵床前,点起灯烛,铺设酒肴。”
3、中元节吃面条好吗
13.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这一天虽不很喜庆,但那氛围却很隆重。人们会聚在河边,为的是祭拜河中判官。14. 祭拜仪式结束后,人们先回家休养并准备湖灯。现在湖灯比以前精致许多。15. 每个民族有每个民族的特色,各处地区有各处地区的风俗,但我相信每个人最难忘的节日风俗来自故乡。这就是我所看到听到...
4、中元节放路灯记
有些地区在这一天会有普渡的习俗,称为“中元普渡”,后来更发展为盛大的祭典,称为“盂兰盛会”、“盂兰胜会”。小凡所在的地区为华东地区,在新昌县大部分地区,主要仪式为放路灯。放路灯,先要自月初便村里组织集体念佛备经,一般都到村里的小庙,当然,那个时候,农村是基本是信佛道教的,念经的...
绍兴“四时茶俗”
端午茶的时令习俗端午节期间,绍兴人除了吃粽子,还以五黄(黄鱼、黄鳝、黄瓜、黄梅和雄黄酒)庆祝。雄黄酒虽有驱邪功效,但烈性,饮用后需用浓茶解热。家庭中会泡一大缸浓茶供全家享用。盂兰盆会茶的鬼节文化在七月的盂兰盆会期间,绍兴人会设茶水供奉,以示对鬼魂的敬意。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人们会在...
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
后来便形成了在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清明节: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
关于绍兴的传统文化
【堂众田】是绍兴一种有益于族人的习俗。绍兴的一些大姓大族,往往"以姓成村,聚族而居"。全族共有的田产,有祭田(祠堂田)、义田、学田等,俗称"堂众田"。祭田收益用于宗族祭祀和按房分"祚肉",义田收益用于救济族中鳏寡孤独贫困者,学田收益用于族人读书求学。有的大族把部分学田划给读书人家种,免缴租谷,待入仕...
浙江绍兴的四时茶俗
端午节时,绍兴人不仅有吃粽子的习俗,还饮雄黄酒以驱邪。但酒性燥热,需以浓茶来中和,家庭中会泡一缸浓茶供家人享用。盂兰盆会期间,绍兴人会在七月至十八日的夜晚,在家中天井设置茶水,供鬼魂饮用,即盂兰盆茶。这个习俗与中元节(鬼节)紧密相连,民间会演出目莲戏,戏台旁设有大缸青蒿茶供看客...
绍兴的民俗
3. 丧葬:绍兴的丧葬习俗同样源远流长。在丧葬仪式上,家属要为逝者穿上寿衣,举行告别仪式,然后将逝者安葬在墓地。在葬礼期间,家属要守孝,以示对逝者的尊敬。此外,绍兴还有祭祀祖先的习俗,每逢清明节、中元节等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祭拜祖先,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4. 民间艺术:绍兴的民间...
墅后村当地风俗
立夏时节,农忙,墅后村有吃麦饼、烧饼、油条的习俗,苋菜是这一天必不可少的菜肴。七夕节在墅后村并不特别重要,但有些地方会庆祝。后面的节日,例如七月半,也就是鬼节,期间会做醅糕,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过七月半(中元节)时,一定要祭扫祖先的墓地。中秋节,月饼是节日的重头戏。在墅后村...